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万辆,同比增加54%,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国。进入年,汽车出口的高增长态势还在延续。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今年5月,国内乘用车出口再创新高,达到30.2万辆,同比增长64.0%。其中,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0%,共9.2万辆,同比增长.7%。
汽车产业是日本的主导产业,也是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商品之一。过去数十年来,日本汽车在海外的销量及产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并成功带动了该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
以轮胎行业为例,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让该国诞生了普利司通、优科豪马、住友橡胶、东洋等全球知名轮胎企业。全球轮胎十强中,有三家来自日本。
随着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头衔被中国夺去,日本轮胎“称霸全球之路”能否在中国重演?
01腾飞的日本汽车工业
20世纪的最后30年,世界产业史上最瞩目的事件就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长期以来,国人常感叹日本汽车工业发达,造车技术领先。但实际上,日本汽车工业的起点并不高,其同样始于“组装”业务,最开始抄的是美国人的作业。
年,美国福特率先进入日本市场,开始组装风靡全球的福特T型汽车。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紧随其后,来到日本建立公司开始进行汽车的组装和销售。
此后的十年间,萌芽期的日本汽车市场几乎被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垄断,它们在日本的总产量超过20万辆,而日本本土车企的总产量还不到十分之一。
幸运的是,虽然美国汽车巨头统治了日本汽车消费市场,但同时他们也把技术与工厂带到了日本,手把手将日本带入了汽车工业时代。
年和年,日产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先后成立。此后,汽车生产厂家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日本汽车也踏上了漫长的模仿之路。
比如,丰田早期的AA型轿车和SA轿车便是山寨克莱斯勒Airflow和大众甲壳虫。但在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些企业日后会变成日本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
壮大后的日本汽车,开始慢慢自立门户,盘算着把美国汽车公司赶出本土市场。年,日本颁布《汽车制造事业法》,禁止外国汽车公司进入日本,福特和通用被迫退出。
在二战时期,日本汽车企业几乎都投入到了军事工业中,也基于此,在残酷的战争中,日本汽车工业的良好基础得以保留。
二战战败后,日本整个国家经济遭到重创,面临崩溃。年日本把汽车产业作为首要振兴的行业,并出来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对国产汽车进行税费和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
年,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汽车在日本更快地进行普及,日本的私家车市场被彻底打开。在垄断了国内市场之后就开始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到来,日本的紧凑型小客车以其省油、重量轻、质量好、设施完善、价格便宜、售后服务周到等优势一举打入国际市场。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超过原西德,并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美国。
此后,日本本土汽车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车企便开始了海外布局之路。年日产在北美建厂,年丰田在北美建厂;三菱与克莱斯勒合作;马自达与福特牵手;铃木与通用在加拿大联手。
到年,日本汽车海外产量达到了万辆,国内产能万辆中有60%用于出口,国际市场成为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市场,竞争能力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02日本汽车带动轮胎行业发展
日本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轮胎行业的发展。以普利司通为例,该公司是世界一线品牌中起步最晚,也是唯一的非百年品牌企业(年成立),却在近十年内,霸占了世界销量第一的王冠。
日本是一个高傲甚至排外的民族,这也是为什么要把美国车企“踢出国门”。普利司通创立的理念,也是“用日本人的资本,依靠日本人的技术,将轮胎实现国产化”。
同样,日本车企在选择原配轮胎时,也会优先选择日本品牌。
二战结束后,年日本汽车工业进入基础发展阶段,普利司通加大扩产力度,在当时占据日本汽车轮胎市场48%的份额。随后,日本汽车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普利司通配套业务需求旺盛。
60、70年代,普利司通跟随日本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始出口至美国和欧洲市场。在此期间,该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渠道,逐步拓展替换市场。
年,普利司通斥巨资26亿美元买下凡士通,因此获得凡士通10家美国工厂、12家海外工厂、家直营连锁门店和数以万计的经销商渠道资源,一举成为全球规模前三的轮胎企业。
通过回顾普利司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该公司是伴随日本汽车产业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这也是目前国际大牌轮胎能够在配套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原因之一。
03中国轮胎该怎样做?
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但与日本不同的是,我们国产轮胎原配占有率远不如日本。相关数据统计,国产轮胎在国内原配市场的占有率仅三成左右。
这其中有几点重要原因:首先是国产轮胎被贴上了质量差的标签。这不仅仅是对于轮胎这一个行业来说,对于中国很多优质的产品,人们也是保持这种刻板的印象。这也导致很多车企,国内销售的车型用国产轮胎,出口到国外的版本却用外国轮胎
第二点,是我们轮胎行业起步晚,缺乏品牌建设。中国轮胎品牌影响力实在太差了,现在互联网上的年轻人都知道一个轮胎大品牌叫米其林,但是要是让他们随口说出一家中国轮胎品牌,恐怕一个也说不上来。
第三点,中国轮胎行业集中度低,说白了就是我国轮胎企业太多了,中小企业同质化、价格战问题严重,企业的重心放在销售而不是研发上面。
因此,中国轮胎应该吸取教训,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品牌价值
国内的轮胎行业已进入竞争惨烈的微利时代,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低价竞争横行,这就是不做品牌的后果,一昧的想通过低价倾销获得市场占有率,最终结果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靠品牌卖轮胎还能闭着眼挣钱的年代早就过去了,想赚钱没有品牌怎么能行?没有品牌怎么吸客?没有客户怎么追求利润?所以说品牌价值对轮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2、精确市场定位
轮胎市场有众多细分市场,想在这巨大的市场中分到一杯羹,不一定要把产品做“全”,也可以把小众做“优”。例如,针对汽车厂开发主打操控、节能、静音的产品。
根据市场产品性能的重视程度,来为自己树立特定的形象,并与竞品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从而使轮胎产品拥有合适的市场定位。
3、注重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关乎一个品牌的美誉度。年普利司通成立之初,由于轮胎质量问题,退货率达到25%,为此,普利司通采用“轮胎出现故障,免费调换新品”的保证制度。后经过研发改良,产品退货率不断降低,口碑也大幅提高。
售后服务提高了,品牌美誉度就上去了。在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后,中国车用中国轮胎或将不是一个难题。
结语:中国车市的腾飞,给轮胎市场提供了机会,我们希望国产轮胎品牌将越来越多占领全球原配轮胎市场份额,最终带动民族轮胎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