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汽车生活原创稿件,作者为郭宣辰,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年12月2日,克莱斯勒宣布新款C正式上市,新车提供两款不同动力车型选择,售价区间为39.99-49.19万元。和老款车型价格区间相同。
克莱斯勒C是一款拥有五十多年历史血统纯正的美式汽车,它囊括了美国车的宽大舒适和强劲动力,曾经一度引领大马力肌肉车的潮流。自从第十代克莱斯勒在车型史中被命名为C之后,北京戴姆勒-克莱斯勒将其引入国内,这款车才被大家所熟知。而现在的第十一代车型据介绍,是克莱斯勒公司投入10亿美金打造的其品牌史上最豪华的一款产品。
几年以前,我在大街上看见围绕着克莱斯勒C产生的一段令人捧腹大笑的对话。
A:“这辆车,是宾利么?”
B:“嗯?是有点像宾利。”
C:“我X,这真是宾利?”
D:“求合影”
……
非专业人士把克莱斯勒C误认作宾利并不意外。第一,克莱斯勒品牌在国内知名度不高(这点,克莱斯勒得好好反省反省),而且标识与宾利造型接近;第二,C上巨大的进气格栅与宾利在造型上有相近的感觉。不过,上述两点并不是决定性原因,毕竟造型、车标与宾利接近的车型,还有华泰、瑞麒等等车型,没有将这些车型误认作宾利,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气场。
宽平低矮的兰博基尼,即便缓缓滑过,亦能感受到遍布车身的形形色色的巨型冷却气道所带来的风行凌厉的巨大气场;雍拥华贵的劳斯莱斯,即便还没有打开车门,亦能想象车上掌控一方的商界领袖的形象。克莱斯勒C的气场来自哪儿?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场?
克莱斯勒C,即便没有针对国内市场进行加长处理,但mm的长度比奥迪A6L、宝马5系Li以及奔驰E长轴距车型更长,mm的宽度甚至超越了更高一个级别的车型。大一号的尺寸,让人远远便能感受到C的第一重气场,而这一点,恰恰直戳中国消费者的心坎。
一个人的气场往往来自于自信、强大的内心,车同样如是。在造型趋于同质化的今天,克莱斯勒C没有随波逐流,自信地坚持着典型的美国范儿设计:为容纳V8HEMI发动机预留的长机舱、为视觉效果而牺牲视野的高腰线窄车窗、为致敬经典车型而保留的硬朗线条、还有为适配大尺寸轮圈预留的宽轮眉。恰好好处的比例,已经不经意间向路人显示自己的威严,以气场感染车身四周的人们。
气场不只是远距离的视觉冲击,细节处的高逼格呈现,才能形成里外合一的形象。这也是华泰等等“自主宾利”与宾利的差距所在。而在营造逼格这一点上,克莱斯勒C已经逐步上道。
从国产的那一代克莱斯勒C,到目前进口的新C,C的在细节上的进化相当明显,而这种进化轨迹,在前格栅上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老C以带有复古色彩的粗线条,描绘了一副不拘细节的粗犷形象;现款C以从意大利人那学会的精致修饰手法,让C拥有更多值得回味的细节;至于款新C,则融入了更多的潮流元素,变得更年轻了一些。
不过,最能体现“逼格”的,应该是内饰部分!
如果放在数年以前,这个观点会引来数不清的争论。不过,在现款C获得《Ward’sAutoWorld》“十佳汽车内饰”之后,相信没有谁再质疑克莱斯勒,或者说是质疑FAC-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内饰设计能力。
即便如此,当你看到这个由玛莎拉蒂常用的PoltronaFrau意大利豪华真皮手工缝制内饰、原产自西班牙的高档Nappa真皮座椅以及Mocha手工打磨实木嵌饰等等装饰的座舱时,依然不得不感慨,菲亚特给克莱斯勒所带来的影响。
而这种对细节的考究,用料上面的考究,则直接拉动了“逼格指数”的上涨。至于水杯加热、19喇叭harmankardon音响等等同级罕见、不易察觉的配置,往往能在恰当时候,回报你一番乘客的赞赏。
新款车型,内饰上有几个细节的变化,但与“逼格”主题贴合的,最主要的变化是更换了旋钮式换挡机构。这点,有向高逼格的品牌-捷豹、路虎看齐的意思。当然,逼格归逼格,我并不认为,这种旋钮式换挡机构会比此前的传统换挡杆来的方便。
如果说逼格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的话,个人认为,功能偏少、单点触摸、电阻屏的交互系统以及有点儿素的后排,还有不少的提升空间。
克莱斯勒新款C仍然搭载的是3.0L和3.6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马力和马力,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要从已经瞄准奔驰宝马奥迪的意向车主那边挖来部分订单,难度不小。但豪华车的消费群体已经越来越广,面对满街跑的BBA,愿意尝试信息、尝试个性的消费者不在少数。独特的风格,丰富的配置,与传统中大型豪华车差异化的细分定位,克莱斯勒C在产品本身做的不错,只是,克莱斯勒品牌真应该好好普及普及,真希望下回说克莱斯勒产品的时候,能够直切重点,说车本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