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
年11月:+2.1%;现值万辆,前值万辆
年年初至今:+2.8%;现值万辆,前值万辆
年和年,全球实际GDP增长率预计将提高至3.2%,年预计为3.1%,略高于上次的预测。年,美国、欧元区和巴西经济展望的向上修正值被加拿大和俄罗斯经济预测的向下修正值部分抵消。JP摩根全球全行业产出指数(IHSMarkit编制)稳定在54.0,预示着行业增长稳健。在需求强劲和地缘政治风险尚未解决、供应受影响的共同作用下,IHSMarkit预测的年原油价格已上调了2美元/桶。年布伦特原油现货价预计平均为每桶54美元,年预计为每桶56美元,年将升至每桶58美元。
年年终渐行渐近,全球汽车销量仍旧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年11月,全球汽车销售量为万辆,增长2.1%,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受工作日因素影响。中国的销售量增长率呈现出走低趋势,但年是值得尊敬的一年,因为中国市场被真正证实为全球最大的轻型汽车市场。经过长期的复苏之后,美国的汽车需求正在偏离周期性高点,但飓风带来的换车需求或能支撑短期销售量。欧洲市场具有显著的反周期性,市场充满活力,部分是因为德国和英国柴油车(报废计划)陷入困境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和俄罗斯等主要市场销售复苏明显。年全球轻型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到万辆,与年相比增长2.5%(特别是在中国、美国和伊朗市场的驱动下,对原先预测做了细微上调)。
随着年逐步临近,汽车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特朗普政策刺激的方向、中国购置税调整的预期、印度防污治污政策议程如何演变、欧元区信心水平以及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复苏的可持续增长率等。对西欧市场而言,购车者对柴油车的信心水平直线下降,主要市场的购车者在等待政策明朗化,市场展望或受影响。最后一个问题,“土拨鼠式的英国脱欧”会如何拖累英国经济、拖累多久呢?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正在降温并会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中国(市场销量增长)应该会放缓。考虑到退税效应,我们预测中国需求将达到万辆,增长0.2%。与年一样,我们正在等待政府确定年的汽车购置税水平,很明显,购置税率正影响着短期展望。就美国而言,需求正呈趋势性下降,但飓风带来的换车需求短期内或能提供一点冲量——年行业总销售量预计不到万辆,下降1.4%。得益于主要复苏市场不断积压的需求,西欧市场会持续复苏。在某些市场,我们将看到OEM厂商会出台柴油车促销措施,预计会产生一定的提前购车需求——尽管当地经销商处并没有大量购车者在排队等候——我们预计年销售量会达到万辆,上涨1.0%。
南亚前景有所改善,年将进一步复苏(增长7.3%),与此同时,税改后,印度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增长11%)。我们预计,年东盟汽车市场前景可期(增长7.0%)。日本和韩国仍然受到地区地缘政治问题的影响,年市场销量预计会放缓——日本将减少2.5%,而韩国或增长1.5%。俄罗斯和巴西在年都迎来了“转折点”,两大市场能否复苏,年将见分晓。得益于卢布的强势和油价回升,俄罗斯销量预计将增长15.9%,但制裁仍是一个关键的消极因素。尽管巴西政治闹剧仍是个问题,但消费者将受益于不断改善的汽车融资环境,年巴西销量预计将增长12.5%。年中东地区销量预计将下降6.1%——油价和地缘政治因素交融在一起,像令人兴奋的鸡尾酒一样,搅动着市场。伊朗是该地区的主要亮点(增长9.7%),而沙特允许女性驾车的可能性被认为是推动市场需求的一个中期积极因素。年全球汽车总销量预计为万辆(增长1.7%)。
到预测期末的年,全球轻型汽车销量预计将以2.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接近1.04亿辆。大中华地区和南亚等主要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超过平均水平,而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的持续复苏将为这三大成熟市场的销量提供重大支持。从年6月开始,IHSMarkit标准汽车市场预测和研究方法体现了对美国、中国、欧洲和印度的新型出行模式的考虑。我们将预测的总体变化定义为非线性的,不同市场具有明显变化。在短期内预测影响通常较小,但在预测期外影响将逐步增大——特别是在远期年之后。
全球产量
年11月:+1.3%;现值万辆,前值万辆
年年初至今:+2.5%;现值万辆,前值万辆
年11月,全球汽车产量预计达到万辆,与年11月同期相比增长1.3%。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与年同期相比增长2.5%,达到万辆。年全年产量预测比此前预测的万辆增加15.4万辆,增幅为0.2%,与年产量水平相比增长2.3%。在全球经济增长稳定但并不显著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年全球产量将增长1.9%达到万辆。新兴市场的加速增长将抵消北美、西欧和日本等成熟市场的放缓。因此,年(销量)展望也略高于此前所公布的预测值。
11月大中华区产量据估算与年同期相比下降1.0%,降至万辆。12个月前,当时政府尚未宣布调整消费税政策,因此整个行业看到强劲的提前购车活动,而今,同比基础又远高于上一年,因此11月份产量下降并不意外。但从总量上看,今年前11个月的产量比年水平增长了2.4%,达到万辆,这表明1月份购置税部分恢复并没有带来强烈的负面影响,但也有令人担心的问题——与年时一样——在年底出现提前购车活动,从而挤压年的市场需求。我们的基本假设是,中国政府将从年年底开始把购置税税率恢复至10%。因此,年(产量)预计会比年增长1.4%,达到万辆。年的最终总产量目前预计会达到万辆,比之前的预测上调了16万辆,比年增长2.0%。
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CADA)每月发布的最新车辆库存预警指数(VIA)显示,11月该指数为49.8%,略低于上个月,仍处于50.0%荣枯线的下方。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发生快速变化,我们继续看到,OEM厂商的业绩表现相差甚大。为避免需求大幅波动并反馈至生产网络,车型产品的组合管理至关重要。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仍在持续,拖累了现代/起亚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而由于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缺乏新产品,标致雪铁龙和福特最近受到的影响更大。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全球厂商,国内OEM厂商也与产品活动紧密关联,因为它们在更为成熟的市场中所展现出的品牌忠诚度更低。虽然上个月市场对SUV和跨界车的需求依然强劲,但乘用车和多用途车(MPV)的销售却有所走弱。
年中启动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重新谈判对于这一地区的汽车工业具有显著影响,特朗普政府最近提议要着眼于提高国产化率,考虑到零部件的跨境运输问题,此举效果或难以确定。最新一轮谈判停滞不前,我们仍在等待具体政策条款以便对局势进行完全评估。短期而言,我们看到,传统乘用车尤其是轿车的需求放缓正在带来更多的实质性影响,并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破坏因素,中国提高国产化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11月,北美产量水平同比再度下降,本月下降了4.2%,至万辆。年全年产量预测现为万辆,比此前预测水平增加了2.7万辆,但仍比年产量下降了3.9%。全年产量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厂商在努力减少乘用车的库存水平,这突显了北美汽车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为反映这些结构性变化,对预测期外的产量水平也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区域产量前景。近期丰田和马自达宣布他们将共同投资16亿美元在美国新建一处制造基地,这一投资将带来产量的净增长,但这个增长效果可能会因墨西哥的产量调整而打折。随着行业不断调整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预计年该地区的前景将再度向好。我们将看到,美国经济前景会日趋强劲,不断呈现出积极因素,而墨西哥预计会继续受益于已经确定并不断成熟的产能投资。加拿大的经济活动水平正在下降,但相对于年预期而言,下降速度会有所缓和。就整个北美地区而言,我们预计年产量将恢复增长1.6%至万辆。
美国11月产量为90.3万辆,同比再度下降,跌幅为6.7%,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7.9%,至万辆。全年产量预测现为万辆,与年产量水平相比下降8.0%。墨西哥11月产量同比增加8.3%,至34.8万辆,意味着年初累计产量与年同期相比增长13.7%,达到万辆。在消极言论的背景下,这种强劲增长反映了奥迪和现代新工厂投入运营以及其他新项目启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全年产量前景与年相比增长13.6%,达到万辆,虽然本月产量预测基本上维持不变,但面向南美的出口仍存在风险,此外,跟美国一样,乘用车产量面临较大的压力。
加拿大11月产量下降11.4%,至18.5万辆,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产量与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7%,降至万辆。全年产量预测下降8.7%,至万辆。原本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位于安大略宾顿市的工厂设备升级投资的决定,将令工厂在今年夏天关闭近四个月时间,但一个范围更为有限的升级决定取代了原先的方案,将工厂关闭时间缩短至最多三周时间,支撑了短期产量。但从长期来看,我们会看到该地区的采购活动继续向南方转移。短期内更有影响的事件是通用汽车位于安大略英格索尔工厂的罢工活动。我们预计这一事件将导致其产量减少超过2万辆。
欧洲11月份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0.6%,至万辆,前11个月累计产量万辆,同比增3.4%。西欧11月产量预计达到万辆,与年11月相比增长9.4%,今年累计产量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8%。全年产量预测仍保持正增长,与先前预测一致,与年相比增长1.4%,至万辆。今年剩余时间产量增长动力来自法国雷诺-日产以及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的新增产量或扩产,以及荷兰宝马(MINI)、芬兰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瑞典吉利(沃尔沃)的扩产。这些新动态将延续至年,从而助推年产量预测进一步攀升1.7%至万辆。欧洲五大市场(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表现不尽相同,由于英国市场放缓,预计英国、西班牙和德国都将经历产量下降,而法国和意大利由于南欧市场逐渐恢复,其产量将会积极增长。
中欧11月份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1.5%,至40.5万辆,前11个月累计产量为万辆,同比增1.8%。全年产量预计将增长2.0%,至万辆。捷克共和国、波兰和斯洛文尼亚的全年产量预计都将保持增长,斯洛伐克产量预计持平或略有下降,同时,在其他主要生产国家,匈牙利的产量预计会减少,但由于经过全系改良的达契亚公司展望不断向好,受此支撑,罗马尼亚正步入正增长区间。年,产量预测会达到万辆,增长4.7%。
东欧11月份产量预计同比增长15.2%,至32.5万辆,年初至今累计产量为万辆,同比增20.1%。全年产量预计将增长18.1%,至万辆,与11月份预测目标相比增长0.7%(2.2万辆)。俄罗斯11月份产量环比增17.5%至14.2万辆,前11个月累积产量预计同比增20.7%至万辆,再度为全年产量预测向上修正提供了动力。虽然俄罗斯市场正在稳健复苏,但土耳其仍然是该地区东部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受益于源源不断的外来投资以及福特、现代、丰田等OEM厂商的出口量日益增加,该国11月产量同比增长13.6%,年初至今增长16.7%。
欧洲年产量水平预计将再次上升3.7%至万辆。随着欧洲经济正逐步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长期下滑中复苏,以及新车型产品越来越以出口为导向,欧洲本土市场的需求继续增长,尤其是在南欧市场。但由于英国准备脱离欧盟,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自公投以来,英镑兑美元和欧元大幅贬值,虽然英国工厂的成品车辆相比其他同类市场可能仍保持着短期的成本优势,但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将变得更加昂贵,这将给那些来自欧盟内部服务英国市场的公司带来压力。虽然沃克斯豪尔近期宣布将在年初减少其英国埃尔斯米尔港工厂的生产时间并非是英国脱欧直接导致的,但围绕该工厂未来竞争力的谈判显然需要明确英国和欧盟之间的长期贸易安排。至于年,整个地区预计会继续保持2.0%的增长,中欧和西欧的公司会增加产量已支持出口。东欧产量预计会持平,因为俄罗斯产量增长在放缓,而土耳其在经历周期性下跌。
本文内容来自IHSMarkitAutomotive收费内容
文章版权归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