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上方蓝字“iMorning”订阅;
2.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克莱斯勒:中国花鼓
小提琴: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钢琴:鲁斯坦.赛吉库洛夫
据上海交响乐团消息:瑞士当地时间8月20日,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登上琉森音乐节的主场KKL,成为了这个世界顶级音乐节80年历史上,第一支受邀亮相于此的中国乐团,在中国交响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琉森音乐节由指挥巨擘托斯卡尼尼创建于年,在而后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富特文格勒、库贝利克、卡拉扬、阿巴多等大师的垂青和锻造,让琉森音乐节名声大噪,一跃成为欣赏交响乐的“圣地”。本届音乐节强团林立,集结了全球交响乐团的一线卡司:里卡多·夏伊指挥琉森节日乐团及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西蒙·拉特尔与柏林爱乐、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达尼埃莱·加蒂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丹尼尔·哈丁与维也纳爱乐、夏尔·迪图瓦联袂阿格里奇与英国皇家爱乐等。
而本次音乐节上与上海交响乐团联袂演出《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小提琴家就是他: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俄罗斯小提琴家。年出生于新西伯利亚,受俄罗斯传统小提琴教育,有扎实的基础。后赴以色列,师从布劳(Z.Bron)学习。10岁获得“青年维尼亚夫斯基比赛”的第一名,16岁获得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从而确立了他的世界一流音乐家的地位。
克莱斯勒《中国花鼓》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全曲演奏时间约为三分半钟。克莱斯勒曾在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