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车评
寰球车评讯“吉利入股戴姆勒不仅代表中国汽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吉利的运作造福全人类,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车企的‘抱团取暖’,更应该是人、车、自然三者之间的融合,这才是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所在。”
3月2日,在寰球汽车主办的“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国汽车的新机遇”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如是说。
论坛当天,原本人的会场,临时增加了个座位,即使是这样,还有很多参会嘉宾没有地方落座。除了媒体和企业的代表,参会人员中不乏个大投资机构负责人,吸引他们的正是,此次论坛依据吉利入股戴姆勒集团等热点事件解读中国汽车在国际大背景下的新使命与新机遇。
2月24日,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控股以90亿美元的价格持有9.69%的股份,共超过1.亿股。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相比早先吉利18亿美元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以及12亿人民币收购宝腾等动作,吉利此番运作无论在姿态还是引发的震动上,都远超以往。
客观地说,以吉利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国际舞台上更多的展露头角,中国汽车可谓是重新站在了国际化发展的十字路口。与十年前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时代不同,此时此刻,中国汽车的国际化进程可谓是到了更多参与并引领整个世界汽车变革的境地,而不再是仅仅聚焦和满足于国内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或许我们是时候需要解读国际环境变化后留给中国汽车哪些新机遇,未来,世界汽车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一一深究。
汽车产业来到了十字路口
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晓明从产业发展大趋势角度分析,他认为,汽车产业正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一个双期交汇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间结点上。在新科技革命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个产业格局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节能、环境等,不能仅靠技术手段解决,其中,商业创新模式不失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正如各大车企提出的向出行服务公司转型一样,王晓明所说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汽车共享加上交通服务运营商的模式,其关键不是汽车制造的技术,而是汽车服务的技术,特别是借助新的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来推动汽车从购买、拥有到服务和共享的转变,由此带来的消费市场和产业组织的变化将推动未来汽车产业形成新的格局。
在汽车产业新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中国汽车自然要冲到最前沿。
“未来,中国的企业站在世界汽车格局的最顶端,背后就是我们巨大的市场能量,我们巨大的出行服务的需求,我们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我们产业支撑的体系,这背后的驱动力能推动我国企业走的更长远。”王晓明表示。
有了这样一种趋势性的判断,就能很好的解读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与其说吉利“以小博大”,倒不如说吉利牵手戴姆勒迎接汽车产业新的变革,这是中国汽车走向汽车产业顶端的一个路口,也是一个必由之路。
为中国汽车树立典范
“中国汽车需要在国际大背景下,世界汽车大趋势下探索发展机遇。”和王晓明的观点不谋而合,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表示,“在过去经常听到中国汽车有市场规模,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说法。多年来,中国车企更多是通过合资引进来发展壮大自己,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应用国际资源,融入世界体系,对于中国汽车来说,这是新的开始。”
就拿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来说,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汽车圈内,蔓延到了全社会。在很多国人看来,吉利入股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几乎是一个要奔走相告的大新闻,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次重大成功。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也在一场论坛上公开点赞李书福,称其给中国企业家长脸了。
客观地说,吉利入股戴姆勒的成功和巨大影响力,不仅仅在于资本运作的合理,更为重要的一点,吉利为中国车企提供了走出去的范本。
当下,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变革,传统汽车行业受到了来自新型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的挑战。菲亚特克莱斯勒CEO塞尔吉奥·马尔乔内就曾公开指出,未来,大部分传统汽车企业将面临淘汰危机,只有联起手来抓住机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抓住机遇?李书福已经给出了答案:必须要协同发展,共同占领技术制高点。
对于这一点,李稻葵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汽车产业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革,核心技术始终是最基本的,未来汽车产业的关键在于话语权的争夺。面对新技术企业的来势汹汹,传统汽车要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以此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李书福自然明白这一点。
打造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
就像李稻葵老师所说,包括此前收购的沃尔沃、宝腾、莲花、伦敦出租车等众多国际车企,表面上看是帮助吉利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并借此打开国际市场。而这背后根本原因在于李书福的“使命感”。
“我们更应该从构建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这次参股的行为。去年十九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今天,我们还要提一个新的观点,即建立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当前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巨大变革面前的世界汽车也是如此。”论坛上,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第一次被吴迎秋老师谈及,随即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媒体的共鸣。
事实上,要构建所谓的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企业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相互融合才是关键。吴迎秋认为,未来,传统汽车产业联合发展,营造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潮流。
对此,李稻葵也指出,“吉利入股戴姆勒不仅代表中国汽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吉利的运作造福全人类,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车企的‘抱团取暖’,更应该是人、车、自然三者之间的融合,这才是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所在。”
在他看来,吉利入股戴姆勒集团,给行业带来最大影响是世界传统汽车将正式进入大协同效应时代。同时,李书福的举措也让行业清晰地认知中国汽车对世界汽车未来变革的思考,中国汽车将更多的参与到未来世界汽车格局的变化中,并且形成世界汽车命运共同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白癜风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