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生态时代,营销不玩得“”一点怎么行?想要抓住用户的“G点”,营销必须要有“燃点”、“爆点”和“热点”!
到底哪些新营销理论和模式,最受品牌热捧?有哪些玩得溜的营销案例,值得再次回味?媒介奉上营销潮流榜,有几招确实需要学一学!
媒介也独家采访了身处一线、掌握预算权的品牌CMO以及媒体、代理商CEO级别高层,深度解读营销趋势。
克莱斯勒沈颖:目前我主要 三九于子桓:在数字化生态中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根据这个做些产品的创新设计,然后去通过这种方式去开展自己的大健康。
加多宝杜文汉:内容营销的实质是在于提高品牌的好感度,好内容的灵魂应该是情怀,没有情怀的品牌传播的内容应该不会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和好感。
上海家化郭丁绮:未来营销关键词,实业更强,大数据支撑下,分析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
伽蓝集团陈涓玲:营销世界依然内容为王,借助内容与消费者沟通、传播、扩散。
沃尔沃易寒: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网红经济等相继兴起,营销传播会越来越实时,基于速度的要求,汽车品牌在市场传播上,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敏锐反应,快速决策。
舒克万鹏:未来跨界营销不止基于人群,可以基于渠道、基于产业链等,都是可能的方向。
某本土日化品牌(曾为标王)市场总监:互联网广告能够形成与电商的直接导流,将品牌与销售相互兼容。
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市场总监:精准营销和共享经济的耕耘,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销的两大重点。
某本土功能饮料品牌总监:现在的营销更加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更加看中和消费者的沟通、互动。
酒业专家刘晓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消费层面,更加了解人类的消费情感和需求,信息链多次耦合的“球体”概念,比如说VR技术,通过现场跟互联网虚拟的体验。
阿里张勇:所有品牌最重要的资产是数据资产;有目的创造娱乐和商业的结合;个性化更多,AI会越来越重要,需要和大数据结合才是真的智能。
网易李淼:广告主对移动和数字营销的力度不会减弱,更追求有效性、创新性和性价比。
传立周斌:移动互联网的未来的趋势,应该是技术的驱动、科技的驱动。
数字新思谭北平:未来商业和大数据结合点会是数据+洞察,未来更多的是做数据测评,利用数据有技巧的长期的进行营销,大数据的价值主要在于创造需求,让营销变得更具艺术感。
VR/AR营销:来段VR宣传片品牌就能更炫酷?
“一块广告牌从天上掉下来砸死了10个人,其中9个是VR创业者。”VR是年不折不扣的热词,虽然不到一年时间,VR行业马上从年初的风口,掉落至年末的寒冬,但是,广告主们对VR依然热情。毕竟,广告主的出发点是炫酷和引爆,而非大规模普及化应用,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奥利奥、丰田、迪士尼、LV、宝马、耐克等品牌,都已推出过VR营销案例。
这里举一个“鲜嫩欲滴”的案例。为了推广新出的纸杯蛋糕口味限量版奥利奥饼干,奥利奥发布了度全景体验广告,展示了童话般的仓库——OreoWonderVault,带消费者体验这款加入了香草奶油的新品制作过程。
网红经济:LOW和注意力经济的博弈
网红在全球都流行,每个社交平台上都有人在做自己的女王,下面追随者一票。品牌们越来越重视和网红的合作,认为他们自带流量,无论推荐什么都有人买单。比起明星,网红在费用上,似乎有着超高的性价比。阿里巴巴甚至把网红描述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乎一夜之间,网红美女主播们涌入各大发布会的现场。她们花枝招展,高举自拍杆,占领了最黄金的位置。在LOW和注意力经济的博弈中,这些新物种成为了各大发布会的座上宾。
二次元文化:品牌们似乎都患上了“中二症”
“二次元”正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逐渐成为“三次元”世界里必不可少的文化因素。这些从动漫、游戏衍生而来的二次元文化正进入主流视野,并成为品牌营销的新“风口”。品牌们似乎都患上了“中二症”,麦当劳、乔丹、古驰、香奈儿、统一、魅族、路易威登、欧诗漫、万家乐……这些或高高在上或平民亲切的品牌,都曾与二次元有过合作。
麦当劳更是联手网易漫画,在上海推出四家“二次元”主题餐厅,邀请年轻人参与“二次元”狂欢派对。麦当劳的自助点餐机,更首次搭档美萌动漫人物“艾木娘”,和顾客一同开启“二次元”不思议之旅。
AI营销:没有什么是AI搞不定的?
今年年初,AlphaGo取得此次人机大战的胜利,引爆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无需质疑,目前是科技界最热门的领域,不论是谷歌、Facebook、微软、IBM等国际巨头,还是在国内以百度、 从营销层面,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广告产品,都愿意贴上AI的标签。国内来看,百度是人工智能最为积极的支持者,“当营销遇上人工智能”,也是百度在营销层面的口号。品牌通过人工智能,与消费者进行个性化的交互。
明星+直播:粉丝经济没有最疯狂只要更疯狂
论及当下最为热门和新潮的营销方式,直播肯定位列其中。随着观众对直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一批财大气粗品牌的加入,品牌开始邀请明星艺人加入直播行列。很明显,一线明星能够自带超级流量,直播平台几次服务器瘫痪,都是明星效应带来的。
3月份范冰冰巴黎时装周美拍直播,是明星直播热潮的首个引爆点,自此“品牌+明星+直播”的营销尝试便层出不穷。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赞助商欧莱雅全程直播了巩俐、李宇春、井柏然几位代言人在电影节现场的台前幕后。在直播中,粉丝甚至会主动要求,坚持让主持人即使播广告也要硬撑10分钟
全域营销:实现广告投放的终极梦想?
全域营销,即是全渠道全触点营销模式,就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全程 一直以来,广告投放的终极梦想,就是让每一分钱的效果,均能清晰可见。全域营销,就是在往这个方向不断演进。以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营销和超级媒体矩阵的不断构建,让营销数字化具有了数据思维,化线性单向营销思维为立体营销思维,让营销更能打动人心。
朋友圈H5:疲态之后终于找到了刷屏新套路
H5并不是新生的营销方式,甚至不少品牌认为,H5已经被用滥了。不过,今年以来,爆款H5刷屏不断,包括《该新闻已被BMW快速删除》、《穿越故宫来看你》、《薛之谦2个月没写微博段子,结果憋了个大招……》等等。
这批能够刷爆朋友圈的H5,一方面是视觉表现形式上更具冲击力,不再是呆板的PPT式的放映,而是利用iH5的底层交互组件,实现全景、重力感应、跨屏互动等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在核心创意内核上,往往具备出人意料的悬念式剧情设计,大多数用户往往是怀着忐忑激动而又好奇的心情,点开这些H5页面。
大健康营销:能找到抚慰人心的力量吗?
数字化营销传播环境下,一切都在加速,新技术形式日新月异,新营销手法层出不穷,营销行业看似蓬蓬勃勃,但是,对人心的 今年戛纳的全场大奖案例,《飞利浦BreathlessChoir》,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这支飞利浦广告,展示了18个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过声乐训练,最后登上纽约阿婆罗剧院的全过程。你可能会注意到片中女孩儿使用的小型呼吸机,那正是飞利浦的产品。
定制内容营销:产品包装都被玩出花来了
内容营销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概念,但是在内容营销前面加上定制两个字,听着似乎有了点新鲜感。如果再把定制化的内容,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在用户主权时代,品牌尤其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思维思考,以消费者的视角观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分享,形成共鸣。
可口可乐是定制内容营销领域的标杆玩家。这几年的昵称瓶、歌词瓶、台词瓶,还有今年的金牌点赞瓶,同一个玩法却持续风靡:可乐瓶身成为了用户故事和优质内容的载体。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加入了可口可乐定制内容营销的行列,把产品包装玩出了花儿。
报纸头版悬疑广告:广告没人看?或许是你没创意
从纯粹的发行量和广告曝光角度,报纸已经基本被广告主边缘化。不过,在这个讲求眼球效应的时代,报纸又另辟蹊径,找到了广告再生之法,拿出整版资源、以极简的文案、引发舆论悬念,并最终使得话题进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典型的案例是,京城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京华时报》,曾在某日罕见刊出了只有三个字“轻点,疼!”的整版广告,引起互联网上的轩然大波。网络上许多知名人士都纷纷推测“轻点,疼”背后的广告主是谁,尽管在社交媒体上评价褒贬不一,但与“轻点,疼”相关的讨论话题突增,很快冲上微博热门话题榜。
写在最后:新科技能够让营销变得更炫更酷,泛娱乐能够调动起用户更投入的情绪,大健康能够让品牌营销更具温度,营销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是营销是本质,一直未变,唯有触动人心,打动人心,才是永远不变的潮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