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固收大秦转债:
市场需求旺盛,核心技术助力腾飞
转债投资价值分析
事件
大秦转债(.SH)于12月14开始网上申购: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00亿元(含.0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用于收购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授权经营土地使用权和收购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项目。
大秦转债条款中规中矩;上市价格预计在97-元之间:转债存续期为6年,联合评级为AAA/AAA,股价为7.66元/股。下修条款为“20/30、85”,有条件赎回为“15/30、”,有条件回售为“30、70”,条款中规中矩。以6年AA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4.03%(12/11)计算,纯债价值为90.35元,债底保护性较弱。按照12月11日大秦铁路的收盘价为6.77元,转换平价为88.38元,平价溢价率13.15%。根据年12月11日大秦铁路的收盘价6.77元计算,初始转换平价为88.38元。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信用评级以及可比转债转股溢价率情况,我们估计大秦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在15%到20%之间。根据相对价值法估计大秦转债上市价格约97元到元之间,建议积极申购。
观点
西煤东运服务企业,货物发送量增长迅速。公司是全国承担“西煤东运”任务的重要煤炭铁路运输企业之一,居于重要地位,货物发送量持续增长,整体盈利能力很强,债务负担轻。公司主营晋蒙陕等省区铁路客、货运输业务,同时向国内其他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服务。公司运输的货品以动力煤为主,客运业务,担当开行以太原、大同等为始发终到的旅客列车,通达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大秦线是国内西煤东运的核心货运通道,产能利用率高。
煤炭行业供需波动,运营成本上升。公司经营煤炭运输主要货源地为晋、蒙、陕等“三西”地区,属于我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地。虽然上述区域煤炭储量丰富,但上游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煤炭开采情况、安全经营状况、对铁路煤炭运能源、原材料费用和人工成本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主要成本,其中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力及燃油,消耗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燃料和钢材的价格有较大的波动,人工成本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输的需求下降或自建铁路运输等因素仍然对公司的货运业务总量产生较大制约作用。
营业收入额较稳定,净利润近年下行。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95%,主营业务突出。报告期内(-),年公司营业收入较年增幅达35.45%,主要原因为:(1)受煤炭市场回暖等因素影响,年货物发送量、货物运输量等指标显著增加;(2)公司自年1月1日起执行新货运清算办法,由承运企业取得全程货物运费进款,导致货运收入有所增长。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较年略有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上半年公司客、货运发送量下降,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今年受疫情影响,货运、客运量下降拖累了业绩。三季度国内宏观经济逐步修复,电厂补库、冬储拉运,煤炭需求增长,转债发行的资金用于收购土地使用权,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与营业收入相反的是,近三年来公司净利润呈现出下滑趋势,考虑到供应链上端煤炭行业近些年的不景气,公司的原材料成本支出显著增加。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供应链上游传统行业发展受限风险。
(分析师李勇)
威唐转债:
深耕汽车零部件生产
掌握国外众多整车制造技术
事件
威唐转债(.SZ)于12月15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为3.01亿元,存续期为自发行日之日起六年。所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按照实际资金需求投入募集资金30,.00万元用于大型精密冲压模具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
威唐转债条款中规中矩;转债存续期为6年,联合评级为A+/A+,转股价为20.75元/股。下修条款为“15/30、85%”,有条件赎回为“15/30、%”,有条件回售为“30、70%”,条款中规中矩。以6年A+中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9.11%(12/11)计算,纯债价值为72.95元,债底保护性一般。按照12月14日威唐工业的收盘价为18.42元,转换平价为88.77元,平价溢价率为12.65%。根据年12月14日威唐收盘价18.42元计算,初始转换平价为88.77元。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信用评级以及可比转债转股溢价率情况,我们估计威唐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在15%到20%之间。根据相对价值法估计威唐转债上市价格约98.04元到.69元之间,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
观点
优秀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出口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威唐工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的汽车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冲压零部件、自动化设备及新能源等领域,是汽车行业内一级供应商。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汽车模具独立生产商,产品外销为主,主要配套于麦格纳、奇昊、伊思灵豪森、博泽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并与之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使用公司模具产品生产的冲压件最终配套于特斯拉、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众多品牌车型。在模具业务基础上,公司拓展了冲压件业务,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拥有冲压模具完整技术工艺,持续研究创新技术。公司主要生产车身结构及其相关系统结构件为主的中大型连续模与传递模。目前公司已形成从前期工艺流程设计分析、冲压工艺模拟分析、到后期的模具设计制造的完整技术工艺,具备较强的同步研发设计能力。在创新应用能力、模具开发设计、高精度制造技术等方面均有技术优势。截至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新型专利95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外部经营环境持续恶化,需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