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底特律到北京,聊聊车展那些事

本文为鲁卡小径留学工作室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和车

我应该算得上是一个PetrolHead。

刚去美国念大学的第一年,我就迫不及待的买了一台二手车。那时候还是住校,学校不给新生提供车位,只好在校外各种蹭车位。每次开车前要从宿舍颠簸20分钟到停车场,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拉开车门那一刻的喜悦。

我和我的小皮卡。摄于AcadiaNationalPark

有一天早上,车被砸了玻璃,偷走了GPS和CD机。当时人都懵了,在车边上站了10分钟,才想起来下一步要干什么。可惜,报警之后也没有任何回应,买的廉价保险也不包含这部分的赔偿。由于车的年份很久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配件,只好自己心里一边流血,一边清理一车的玻璃碴子,再用塑料布把窗框罩住,免得下雨进水。

曾买过一台浑身是故障的Jag,就是颜值高。摄于SouthDakota某地。

记得09年那时Ohio地区的油价只有1刀多,直到后来年涨到4刀+,这直接导致我住的那附近偷油案件频发。人们加不起油,就用根管子伸到别的车油箱里往外抽。好在我的车油箱盖有锁,幸免于难。

左面是正版的Parkingticket,右面是我山寨的,还成功地糊弄了一天

后来我陆陆续续在美国换过7辆车,有Sedan、Coupe、敞篷、钢炮、皮卡各种车型,经历了买车、卖车、个人、商家、购买、置换的全部交易组合形式,在美国三年跑遍了36个州4万多英里,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华人留学生汽车服务协会ASSA(AutoServiceSupportAssociation),参观了N多场各路车展。

我和朋友办的ASSA汽车服务协会,面向新生的校园免费的士

摄于Ohio交警大队前,刚刚拿到驾照的同学们,我们提供陪练和考试车辆。

那些年的NAIAS

当年的底特律正好是经济危机的重灾区。年1月的NAIAS(北美国际车展,也就是底特律车展)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就像下午一点钟的菜市场,只有被挑剩下的菜叶子和零星的路人。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北美第一大车展,NAIAS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如同底特律这座城市一样:远远望去好像有通用总部在那巍峨地屹立着,走到跟前却连个人影也没有,再往四周一看一片破败。

底特律街景。前面的房子没有窗户,已经荒废。远处是通用总部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很火的人人相册,里面是一个中国人记录了自己独闯底特律黑人区的景象。出于好奇我们几个小伙伴也去“探探险”,跑了一趟阿姆的老家“8mile”。相册里的景象是真实的,所有快餐店的drivethru都由双层防弹玻璃挡着,数不尽的被烧毁的房屋散在路边,一撮撮黑人用奇怪的眼神盯着我们。我们几个连车窗都没敢开,按了几张照片就匆忙离开了。

著名的8Mile,阿姆的老巢。没敢停车,端相机的手在颤抖……

年的1月,底特律依旧是鹅毛大雪,气温零下20度,不过感觉那一年的NAIAS已经逐渐回暖。越来越多的首发车型陆续登场,宾利迈巴赫各路豪车一个不少,但是美国品牌依旧云淡风轻,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有印象的也就是新款克莱斯勒C,也只是一个中期改款车型。

摄于年NAIAS道奇展台,零零星星没几个人

直到年,我终于嗅到了一场世界级车展应有的味道,甚至感觉整个底特律市区都有了些许生机。那年的首发车型实在是太多了,凯迪拉克ATS,讴歌NSX,斯巴鲁BRZ,宾利GT-V8……甚至某些热门车型展台前都排起了小队。

摄于年NAIAS奔驰展台,底特律已经回暖

车展如此冷清,有什么看头?

我不知道在美国最繁华时期的车展是一番什么景象。但说实话我很喜欢这样”冷清“的车展。

08年我在国内第一次参观大型车展,在广州。除了吓尿,没有任何语言能描述我走进展厅时的心情。各个展台上的模特show此起彼伏,一会儿左边低音炮突然响起,一会儿右边的喇叭在大喊招客。人们在柜台后面排着长队不是为了看车,而是为了领纸袋和里面的赠品。甚至感觉这不是车展,明明就是一场摄影展。不多说了,看图。

摄于年广州车展,这还是中午的时候,大部分模特都去吃饭了

摄于年上海车展沃尔沃展台,常态

但是NAIAS里却像咖啡馆一样。没有大长腿,没有长枪短炮,没有大喇叭喊话,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几乎所有的量产车型都可以拉开门进去坐坐,下至ChevySpark,上至Porsche,而且厂家通常会准备足够的车款让人们体验。我时常会在喜欢的车里面多坐一会儿,边歇脚边体验一下各种功能,还能有时间仔细拍两张照片。

摄于年LA车展。西海岸风格果然不同,整个地下一层全部是改装展

我印象中大概五六年前的中国车展无论大小,还是停留在“卖车”而不是“展车”这一层面,广州车展尤其严重,展台上到处都是促销降价的标识(年底嘛,都在拼业绩,可以理解)。其实我并不反对车展上的促销,所谓展览,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卖嘛。与其到处跑4S店,倒不如在车展里一次逛个够。不过既然作为中国四大车展,多少应该拿出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姿态,而不是用油泥模型概念车瞎忽悠。好在中国市场需求实在太大,再加上中国品牌的逐年发力,京沪车展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之上。印象深刻的是年北京车展的全球首发车型多达款,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国外品牌。今年正在直播的北京车展上,虽然没找到首发车统计,但是看着铺天盖地的报道,估计这个数字只会增不会减。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其实没什么值钱的,只在热爱

可惜,现在已经告别了学生时代,这些天也没机会去北京一睹车展风采。有时候看看过去跟小伙伴们逛车展的照片,想想做过的那些以车服务大众的活动,就觉得在美国没有白折腾。生命不息,爱车不止。血液中涌动着汽油,这是我们的归宿。

摄于纽博格林北环赛道

自己的车哪能不自己擦

“偷渡”回国的车牌们

Onthatbombshell,itistimetoend.

_

关于鲁卡小径

(工作室一角,济南CCPARK创意港9层)

鲁卡小径,英文源自LocustWalk,如果你是Upenn(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一定会有所耳闻,这是一条贯穿于WhartonBusinessSchool(沃顿商学院)中心的优美的步行道。工作室由多位留美海归创办,旨在提供海归创业孵化平台、DIY留学申请辅助、北美高端院校合作项目、留学公益分享会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gy/7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