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24222.html每间断一段时间运-10的话题又会火起来了。运-10这话题,一提起就燃起通天大火,不火不行啊。在某种意义上,运-10好比大红旗在民航客机工业的对应,动机从一开始就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带动民族工业,而是不计工本的国家形象。差别在于,大红旗的技术门槛低,养得起,所以用上了。运-10的技术门槛要高得多,不仅当时的航空工业养不起,国库都要开一个大口子,而那是国库羞涩、一点开不得口子的时代。人们经常絮叨的就是:如果运-10投产了,今天中国就不需要买那么多波音、空客了,自己养自己就形成正反馈循环了。看看中国的汽车工业就知道,这不会发生。如今中国汽车产量世界最大,但与大红旗没关系。不管是技术渊源、管理经验还是市场开拓,都没有关系。甚至在大红旗所在的豪华轿车领域,也还是没有关系。作为顶级“老板车”,“光晕现象”,大红旗渗入民间也是这些年才勉强开始的,有多少老板坐大红旗而不是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宾利?即使电视剧里的炫富,都很少有用大红旗的。这并非是大红旗为非卖品的原因,大红旗是可供出售的。除了大红旗,还有各式小红旗,连这些引进技术再包装的伪红旗都是一样的“遭遇”。运-10在技术水平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所有西方主流客机,这应该没有疑问。笔者没有仔细比较过,说不定也低于同时代苏联客机,图-、伊尔-86至少在纸面上更加好看,而且有现成的靠谱的发动机和航电。人们对运-10的发动机问题很熟悉了,但很少有人提起航电。且不说技术水平,可靠性是大问号,按照当时中国的电子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运-10的航电可靠性难以保障。现在不知道确切答案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暴露问题、解决问题。可能会有人反问:既然不知道确切答案,你怎么知道就会出问题呢?嗯,确实不知道,但客机是从可靠性出发的,要能保证足够的可靠性,“很可能不出问题”是不行的,要“很不可能出问题”才行,不能“主观上精工细作、先用起来再说、出了问题再解决”,而这正是70-80年代中国对可靠性的理解和做法,因为当时缺乏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和测试的手段。缺乏可靠的航电会怎么样呢?嗯,这需要很多想象力吗?另一个问题是常见的质问:“不开始就永远不会发展,运-10那么好的基础下马了,浪费20年的时间还不够罪大恶极吗?”运-10的基础不好,这个就不用多争了。开始越早就越好吗?未必。凡事都有个度。积极进取是好的,但操之过急就不好了。这么理直气壮地质问的人,可能并没有今晚就潜心设计冷聚变发电站或者光子火箭“火星交通车”,原因也是一样的。对于中国民航工业来说,当年条件不足,现在条件足够了,所以上路了,有C、CR,以后还会有更多。就这么简单。运10该不该死?答案既简单又不简单:运10不该死,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不得不死。运10死得很孤独,死得很凄惨。运10之死使中国的民航飞机工业痛苦挣扎了二十年,至今仍不见出头之日。运10之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