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文
太极推手
从今天开始,我们只会优先考虑美国利益。美国利益至上毋庸置疑。
我们在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事务上的一切决定将造福于美国普通劳动者和美国家庭。
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边境,防止那些制造着我们的产品、窃取着我们的公司和破坏着我们的工作的国家给我们带来危害。
保护主义将会使美国变得更加繁荣和强大。
以上这些话,来自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保护主义真的能让美国繁荣强大吗?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历史吧。
一
年欧盟开始实施香蕉进口制度/93号规则,欧盟国家原来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国家不在此列,可以享受特殊优惠待遇。
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对。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消费市场,年均进口香蕉万吨,零售总价值达50亿美元,利润约为1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是商家必争之地。
欧盟70%以上的香蕉来自拉美国家,本不关美国什么事。
但拉美国家香蕉的出口,主要由两家美国的跨国果品公司奇迹达(CHIQUITA)和都乐(DOLE)公司来控制。
以奇迹达公司为例,在年末,其占欧盟进口香蕉市场份额的40%,而在新的制度实行后下降到不足20%。
自年,美国和拉美的一些香蕉生产国向世贸组织状告欧盟以来,欧盟已经连输三次官司。
在世贸组织作出欧盟违宪的裁决后,尽管欧盟对其香蕉制度进行了调整,并于年10月公布了新的制度,但是美国仍然认为其“歧视性色彩”严重。
事实上,美国在年3月重新审议尚没有结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报复”。
美国宣布单方面运用“条款”对来自欧盟的价值5.2亿美元的产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以报复欧盟通过许可证和配额制度限制香蕉进口对美国相关行业造成的损害。
而这一数额正是包括美国奇迹达、都乐等公司所声称的,由于欧盟双重标准政策使其年均受损失的总额。
二
年末由法国牵头的欧洲各国对美国进口的鸡肉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对家禽的共同关税被提高到13.43美分/磅,而德国此前仅为4.8美分/磅。
至年8月,美国向欧洲的鸡肉出口量已经至少降了25%。很快,美国人开始抱怨欧洲的政策限制他们出口。
美国迅速做出反应,国会通过了《年贸易扩展法》直接授权美国总统肯尼迪进行还击,肯尼迪对欧洲进口的一系列商品增收关税以示报复。
年11月22日,林登·约翰逊在上任半月后就以“总统令”的方式宣布对欧洲的淀粉、糊精、白兰地和汽车加征25%的关税,这几乎是美国平均关税的10倍。
就在美国“鸡肉”横扫欧洲市场之际,德国大众汽车也进入美国市场且销量飙升。这对美国汽车构成极大冲击。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沃尔特·鲁瑟威胁总统约翰逊,如果不限制大众汽车的进口,他们就举行罢工。
为了选票,约翰逊说服鲁瑟在年大选前不要发起罢工,同时还要支持自己的《民权法案》。于是,“汽车”便出现在了加税的名单中。
德国大众由此损失惨重,美国自德国进口的大众货车、皮卡的总量跌到了万美元,只及年1/3。不久后,德国相关的产品几乎从美国市场上消失了。
结果是,欧洲的消费者吃不到便宜的鸡肉了。长远来看,在美国对欧洲汽车征收高关税的时候,美国的汽车免遭来自外界车企的竞争的威胁,最终丧失了快速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机会,最终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不得不宣布破产。
三
年,美国总统里根对欧洲面食出口征收高关税,欧共体对美国的柑橘和核桃进行报复性征税。 由此拉开序幕。
11月1日,里根将鸡蛋面食的关税从0.25%提高到25%。对非鸡蛋面食的征税从0.54%飙升至40%,欧共体立即将柠檬的关税提高到20%,核桃从之前的8%提高到30%。其中受销售市场分布的影响,核桃受到的冲击最大。
四
年11月,拿破仑德国伯林颁布《柏林敕令》,试图通过 来达到打败英国的目的,取得在军事上无法取得的成果。
拿破仑首先指责“英国不承认全体文明国家所普遍遵守的国际法规则”,因而“兹宣布不列颠诸岛处于封锁状态”,“凡与不列颠岛的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讯均禁止之”,“凡直接来自英国港口或英国殖民地的船舶,或曾经过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准进入欧洲大陆的任何口岸”。
违犯者的船舶和货物都将作为合法的战利品予以收缴。这个敕令对法国及当时处于法国统治下的意大利、瑞士、荷兰、莱茵同盟等国家及地区均具有约束力,构成了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基本内容。
大陆封锁令颁布后不久,年1月,英国就颁布了枢密院令进行报复。
该项法令称:鉴于法国政府违反战争惯例,企图禁止所有中立国同英国的贸易,英国国王陛下认为同样禁止同法国及其盟国之间的贸易是有道理的。
在整个年,英国枢密院先后发布了24道谕令:禁止中立国家与敌对英国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规定中立国家的船只必须驶进指定的英国港口接受检查,缴纳关税,领取特许证。
与此同时,英国还通过向欧洲大陆走私打破“大陆封锁”。仅从年8月至11月,就有艘英国商船进行走私,每年进港的商品价值达到万英镑。走私方法千奇百怪、种类繁多。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不但没能实现封锁英国、削弱英国战斗力的目的,相反给法国自身的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大陆封锁”不仅切断了正常的跨国经济联系,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还造成了许多工厂破产和大量工人失业。
在—年间,法兰西第一帝国终于爆发了空前的工商业危机。
根据法国工商部在年颁布的关于棉纺织工业的公报,年,法国就业工人数尚有人,棉纱产量也有公斤。到年,工人数和棉纱产量分别减少到33人和公斤。
法国丝织工业中心里昂,在年上半年从业工人尚有人,下半年就减少到人,到年上半年进一步减少到人。
“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利益,所以其他欧洲国家普遍不愿意遵守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
虽然它们迫于法国的军事压力不得不遵从,但是它们在明里暗里采取各种措施违背“大陆封锁”的命令。
五
从18世纪起就受到质疑的保护主义,在19世纪被打破了。
自由贸易的典范是英国,年英国取消了谷物法,随后,在以后的年份中又取消了大部分其他关税,她实际上单方面宣布了自由贸易。
这一重大的自由化政策要归功于理査德·科布登不懈努力的结果。他进行了一场真正的大规模的“营销”战,向各阶层公民,无论是工人,企业主,还是家庭主妇说明他们将从自由贸易中得到的好处。
然而保护主义阴魂不散卷土重来。关于保护主义的理由形形色色——国家威望论,战争论,工资论,人口过剩论,货币或外汇论,幼稚产业论,夕阳产业论,公平贸易论,而施行的手法可谓花样繁多——关税,配额,反倾销等等,但没有一个是站得住脚的。
由于“你懂的”原因文章不会对所有错误论调一一梳理反驳,只对其中几个进行分析。在这之前先说点常识。
张三和李四自愿进行的交易总是有利于交易双方的,这是真实不虚而又无比正确的常识。
如果张三想交易而李四不愿意,则交易无法达成,但双方至少握有原先属于自己的东西彼此没有损失。
若张三强迫李四进行交易,则张三固然得益李四却因此受损。
假如,张三想强迫李四但力所不及于是拉王二帮忙强迫李四交易并付给王二一定的报酬,那么张三和王二得益而李四受损。
没错,王二可以将这种强迫称之为“保护”(对张三)。以“保护”为名的各种观点和手段的集合就是“保护主义”了。
19世纪伟大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将贸易保护主义称为「负铁路」。
贸易保护主义者者在经济上的破坏,如同砍断铁路、破坏飞机和船舶,逼迫人们回到过去山道、排筏或帆船等昂贵的运输一样可恶。
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保护主义的一两种理由——幼稚产业和夕阳产业,其他的留待后文展开分析。
幼稚产业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临时性的保护性措施(关税,配额等)帮助“幼稚产业”。
直到该产业“成熟“到足以与国外同类产业竞争后,政府再取消保护措施。
幼稚往往是新兴产业的另一种说法。如果免于外国同行的竞争是幼稚产业必须被满足的需要,保护幼稚产业免于国内同行竞争的需要也没有理由不被满足。
产业不是人,它并不分幼稚的婴儿期和强壮的成人期。无数新兴产业在挑战传统行业的竞争中倒下,也有数不清的幼稚产业砥砺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代旧有的产业。
真正的受益者是所有消费者,是他们用手里的“选票”(钱)选择了让谁成功让谁失败。
那些在与国外企业中苟延残喘随时可能落败从而鼓吹“夕阳产业”应该得到保护的论调跟幼稚产业论者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个道理我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和解答。
结语
自由贸易的优越性既然如此显著,那么人们就难以理解,为什么保护主义还如此盛行呢?
今天的保护主义必定出自于政治家的决定。
1,笼统地讲,保护主义是想方设法利用国家强制垄断满足个人利益之间的政治游戏的表现。因为任何政权都特别依赖从其那儿获得好处的某些类别的公民。保护主义是给予他们好处的一种方式。
2,当国家采取保护主义,尽管消费者实际承受的费用高于生产商的收益,他们却很难估计此费用。
换句话说,采取保护主义是一种代价高昂的转移方式,但是比其他方式更容易为公民所接受,因为他们难以估计保护主义的费用。
所以保护主义是一种隐秘的税制。
送书了
为感谢大家对本公号的厚爱,免费送大家十本我精心挑选的经济学书籍(电子版),这十本书通俗易懂、但又不缺乏深度,我可以保证的说,看完这十本书,将彻底的改变你的世界观,和看世界的方式。
获取方式很简单,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