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特雷门琴解锁电音

↑点击上方三联生活周刊加星标!

年,特雷门琴的发明者利夫·特尔(LevSergeyevichTermen,-)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一个富裕家庭。那一年,俄国最后一个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刚刚加冕,无线电的创始人在英国注册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报专利,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发现了原子衰变。世界上各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剧变,人类陷入探索与发现的热潮,这一切也是革命和战争的预兆。

也许在这样时代出生的人们注定要有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当小利夫开始展露出他无与伦比的物理天赋和超出常人的创造力时,家人们非但没有表现出惊讶之情,反而是鼓励他探索一切感兴趣的事物,带他去结识杰出的科学家,帮助他实现脑海中的奇妙构想。同时,在家人的影响下,他学习了大提琴,奠定了扎实的音乐基础。

然而,利夫对其热爱的音乐有着与常人颇为不同的看法。事实上,他从不满足于传统的乐曲练习。在他看来,这种枯燥的、对肌肉控制的练习限制了他表达内心情绪的能力:“音乐和他的载体(乐器)之间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需要整合他们”。

在战争期间,在研究军用无线电可控的过程中,他想到了是否能控制无线电产生的杂音而演奏音乐,并发明了特雷门琴的前身——“无线电守望者”。这时,大家才知道那并不是一个少年偷懒的托词,而是贯穿其生命的梦想。特雷门琴是他通过不断调试制作出的、声音类似弦乐或管乐的纯电子乐器。它的原理是利用两个感应人体与大地的分布电容的振荡器因人体的靠近与远离产生震荡的频率与大小变化,而通过扬声器发出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

这或许是除歌唱之外、真正将演奏者本身纳入音响系统的乐器。演奏者作为可变电容,一只手靠近垂直天线音调变高,远离天线音调变低。圆形天线用来调节音量,另一只手靠得越近,声音就越小,靠的越远声音越大。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控制控制手在空中的位置来演奏乐曲。

LevSergeyevichTermen

wiki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gy/7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