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罗伯特·舒曼
在音乐和生活上
仍然有很多被误解
时至今日,舒曼依然是所有作曲家中最被误解的人之一。英国大提琴、舒曼的狂热爱好者史蒂芬·伊瑟利斯对此有他自己的解读:
“提到舒曼,最重要的是他属于我的内心世界,我爱他就像爱一位受人尊敬的朋友。感谢他给了我最美妙的时光;同时,我也深感痛惜,为笼罩在他身上那悲伤的阴影——那是我们在他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悲伤——这阴影于他来说已越来越沉重……关于他的内心世界,我们究竟知道什么?在那样理智消遁疯狂滋长的内心深处,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音乐学家和舒曼专家EricFrederickJensen,曾撰写过《舒曼传》,多年致力于对舒曼音乐、来往书信的研究,走访与之相关的地点和人物,并发表了很多有关舒曼的文章。他说:
罗伯特·舒曼的音乐从未像现在这样流行。在他那个年代(-56年),音乐会更有可能包括LouisSpohr、WilhelmTaubert、FerdinandHiller或JuliusRietz的作品,而这些作曲家在今天却不怎么被人们知道。那么是什么导致舒曼越来越受欢迎呢?当然,品味改变是肯定的,也包括了人们更愿意接受听起来不同的音乐。
而在舒曼个人生活方面,也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精神疾病上,这是19世纪的一个禁忌话题。舒曼的朋友和家人努力塑造着他们心目中的舒曼,淡化了精神疾病在他生活中的影响。相反的极端是公众的看法。他在精神病院度过的最后几年被大肆宣扬,并将他的任何怪癖标记为他精神错乱的证据。最后,舒曼的名声大减,他的音乐“被他的疯狂玷污了”。
在20世纪,随着信件、日记以及各种回忆录的浮出水面——同时,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敌意开始消退——出现了一些更加客观而细致的舒曼观点。新的传记也出现了。但过去的很多错误观点很难消除。接下来是一些对舒曼更深入的挖掘,试着改变人们已有的想法。
韦尔比耶勃拉姆斯小协、舒曼第二交响曲(麦凯莱/洛扎科维奇)
01
舒曼,失败的钢琴家
舒曼在作曲上的成功,事实上,因为他没能成为一名钢琴家。
19世纪30年代是新型钢琴技艺的萌芽期,以肖邦和李斯特为代表。舒曼渴望留下自己的印记,并试图加快这个过程,他用雪茄盒和一些铁丝制造了一个奇怪的装置。它的目的是在练习时支撑他的手指,并加强手指独立性和力度。然而结果,他右手的两个手指永久受伤了。舒曼告诉原先勉强同意他以音乐家为职业生涯的家人,自己仍然会坚持曾经的承诺,即以作曲而成为一名音乐家,而不是成为一名律师。
如果没有受伤,舒曼能不能成为钢琴家呢?这似乎不太可能。即使他掌握了技术,他也缺乏作为一名钢琴家的气质。我们从他最初的一部作品,年的托卡塔(Op.7)中,得到了他心目中精湛技艺的最佳概念。那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要求飞快地转换和弦,对最优秀的钢琴家都是一种挑战。不过,这样的技术挑战,他没有再使用过。
02
舒曼,诗人
舒曼既是诗人又是作曲家——他对两者都有崇高的看法。事实上,直到他大约20岁,他才倾向于成为一名作家。他一生都在坚持写作,主要是在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担任音乐评论家,但偶尔也会写一些(和未发表的)诗歌、戏剧和短篇小说。
舒曼音乐批评的新奇之处是,其中一些被写成好像一个短篇小说。他以他钦佩的作家的风格塑造了几个反复出现的角色——比如JeanPaulFriedrichRichter以及E.T.A.Hoffmann。
当他切换到这些作家的文学风格时,他们也激发了他的音乐创作。结果塑造了舒曼的一些非常具想象力的音乐,只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欣赏它们的听众。这些迷人的作品之一《克莱斯勒偶记》(Op.16,年),标题来自霍夫曼的虚构人物——克莱斯勒(JohannesKreisler),一名作曲家。克莱斯勒脾气古怪、行为异常且疯狂——舒曼的音乐性格也大致如此。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音乐中的克莱斯勒就像是舒曼本人。在舒曼致克拉拉的信中提供了最清楚的线索:“常弹奏我的《克莱斯勒偶记》。在某些乐章中有真实的、狂热的爱,还有你的生活和我的,以及你的倩影。”
03
舒曼,不爱说话
通常这对于朋友来说,可能会很恼火。但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沉默尴尬的人来说,却也是不错的。有一次,一位朋友向他介绍了作曲家费利西安·大卫(FélicienDavid)。谈话逐渐陷入僵局。
这位朋友说:“过了一会,气氛让我感到又热又不舒服,可这时舒曼转过身对我低声说,大卫似乎话不多。我尴尬地回答他,是的,不多。而舒曼则温和地微笑着说,我喜欢这样。”。
舒曼对少言的偏爱有助于解释他喜欢安静和喜欢在乡村散步,享受大自然的声音。另一位朋友回忆起与舒曼的一次散步经历:“那个时候,舒曼一句话也没说,除了仅有的一个评论。而这句评论让我似乎看见了舒曼的内心。当所有的声音都沉默了,当大自然完全的平静与安宁,他被深深地感动着。他是这样描绘那个夏日午后特殊美的,用了古希腊人一个特别贴切的描述——牧神在睡觉”。这位朋友和舒曼一起进行了很多类似的旅行,而每次舒曼都是如此的沉默,却又让他触摸到自己的内心。
04
舒曼,在精神病院
舒曼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但他是自愿的。而且,他很早就在很大程度上康复了。出院是他似乎没有想到的一个选择。他没有感觉被治愈,他讨厌这个地方,并多次要求朋友和家人将他转移到其他地方。舒曼确信,他被这些医生误解了,并且有证据支持他的说法。
在被看护期间,舒曼不被鼓励写音乐;它被认为是有害的。但他对自己成为病人前不久创作的内容很感兴趣,并询问其他人,音乐是否已出版,公众反应如何。这些作品的其中之一是《拂晓之歌》(Ges?ngederFrühe,Op.,年)。它们是他最后的钢琴独奏作品。
写完这些后不久,舒曼精神崩溃,导致他被送入精神病院。与他的大部分钢琴音乐不同,这些钢琴曲在指尖流淌并不流畅,在音乐段落之间转换听起来还有些笨拙。《拂晓之歌》五首套曲中的第一首庄严而像赞美诗,仿佛黄昏中的挽歌。
05
舒曼是个好父亲
对舒曼来说,没有什么比做父亲更重要了——他是一位非凡的父亲。那个年代,父亲往往是疏远的、含蓄的、权威的。那不是舒曼。他和七个孩子一起玩游戏,给他们读书,和他们一起散步。他有一本日记,专门用于记录孩子们那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发现了鸟窝。
他是幼儿园的早期倡导者。幼儿园是在年左右在德国发展起来的。舒曼的音乐也源于他对孩子们的爱。他创作的作品直接受到孩子们活动的启发,也特地创作属于他们的音乐。这些不是简单的、无聊的奏鸣曲,而是富有想象力和娱乐性的作品,例如他的《少年曲集》(Op.68,年)。
舒曼也迷恋童年的理想主义和纯真。他试图用另一组钢琴作品来表现它,《童年情景》(Kinderszenen,op.15,年)。与《少年曲集》不同的是,这是为成年人创作的——各自寻找着无法抵达的故乡,梦里萦回的记忆。13个标题故事,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展示了一个天真浪漫,充满各种离奇幻想的岁月。该系列的最后两部是《孩子入睡》和《诗人的话》。这是舒曼展示两者之间联系的方式,代表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以及无意识,两种状态下的孩子。
通过舒曼的音乐,他向我们坦陈他隐藏至深的秘密——他视我们、他的听众,如同他所有情绪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舒曼的《诗人之恋》里说:在可爱的五月中,当所有的花蕾开放,爱情的黎明,那时也在我心里盛开。
谨纪念舒曼逝世周年
大年初八原来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