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更新了,开篇先给大家对前面的文章内容做个小总结吧。
中国房地产的变迁史,其因素主要也就是这几个:
1、改开后对建设资金的渴求,效仿了乡岗的模式,初步建立了以卖地作为财政支柱的基本雏形。
2、年税制的改革形成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参与推高地价的意愿。
3、年取消分房制,释放了改善型住房的市场需求,让公房上市交易,盘活了存量市场。
4、年加入世贸,此后每年近万人口流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让中大型城市的房子变成需要竞争的稀缺资源。
5、年全面定调房地产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为房地产业注入最强的一剂强心针。
在前面的文章中,房价影响因素都是比较单一的,基本就是政策为主,自年加入世贸,让中国经济正式融入了世界,走向全球化。结合年8月31日“XX院”发布的18号文件之后,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市场需求、配套政策、资金来源,这三大要素已然形成,整体架构已经走向成熟。
从这一章开始,要讲的内容会逐渐走向复杂,因为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涉及到城市化率、人民币汇率、产业结构、金融政策,经济学常识基础较欠缺的读者就没那么好理解了,我也尽量讲的通俗易懂,让大家好理解一些。
这一篇就是围绕着年的四万亿救市展开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叫它“四爷”文章主要讲一下这个“四爷”诞生的原因和经过,以及对后续的影响,最后再来以马后炮的角度去讲一下个人对“四爷”的看法。
先附个基本资料,介绍一下这位“四爷”
后面又增加了文化产业,所以最终是十一项。
在这里有必要另外给大家科普一个非常重要的小知识,中国的文件历来都是纲领性的,基本是不会有具体的执行内容,只能主导大方向,具体的细节由地方制定,这样做的用意是有两个。
第一、由于中国各地的发展差异化太大了,太过具体了无法落实,各地方实际情况不同,有些地方无法完全按照条文实行,甚至个别地区实际情况与中央条文冲突,笼统也是无奈之举。
第二、这类文件也还有一个共同点,其文件名称后缀基本都是《XXX条例》《XXX规定》《XXX意见》之类的,前面提到的几个对中国房地产业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文件全是这一类的。而现在还出现一些例如学习一些人讲话精神、指导思想之类的,也是会形成下面施政方向。这类文件不属于法律,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胜过法律,它们有个共同的“妈妈”,就是“XX院”。
因为我们中国的政治模式立法权在人大,但人大会议要召开都是有固定时间表的,立法前还要经过提议,讨论,投票,整个流程可谓拖沓缓慢,经济形势变化多端,不可能什么都等人大来立法才实施。
这类文件的诞生的实施都是简单的在“XX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