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了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近日,网传的小米青悦S1电动敞篷汽车被网友热议。据悉,新车由小米联合比亚迪推出,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售价为元,硬顶敞篷造型,号称搭载三相感应电动机,最高车速km/h,后轮驱动,功率kW,液冷技术。此前,小米曾推出过公路车和玩具车,但对于造车而言,它还是白纸一张。
果不其然,消息传出没多久,小米公关辟谣:小米没有造车计划。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回应称:假的。
事实上,整个新闻最“一眼假”的是:图里这个折叠硬顶的敞篷车,根本就是克莱斯勒Cabrio嘛。
尽管“年轻人的第一辆敞篷车”泡汤了,我们还是要顺着这条新闻反转前后,思考几个问题:
1、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小米会造车?
首先肯定有小米生态链覆盖越来越广,消费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因素在里面;
其次则是小米已经涉足汽车行业,且不乏深度合作,像小米对小鹏汽车的投资,另外小米很多智能硬件都是能够与汽车进行联动的。
2、为什么小米造车不靠谱?
首先,汽车与电子产品有很大不同,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包含购买、售后和保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无法在“小米之家”开展的。如果说如图所示“去小米指定4S店提车”(甚至于维修、保养),相当于把一部分利润拱手相让,这显然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
其次,小米的模式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取消中间的销售环节,虽然汽车行业现如今已经有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以及跨界者(滴滴x比亚迪D1)开始复制,但离“真正能跑通”的结论还有一段距离。况且小米的用户群,本身也很难让小米实现大批量生产和采购;
再次,元买一辆敞篷车,乍听起来惊喜,用常识思考,根本不可能。长城、长安、吉利等老牌自主厂商的利润率已经很低了,他们卖价8万多的车已经造的很好很有竞争力,小米在其他行业主打信息差的优势在这里很难奏效。
不仅如此,目前自主品牌里还没有一款能够畅销的敞篷车,即便有些收获不少热度,也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上来就干小众市场,还不考虑雾霾严重,可以说,这很不小米。哪怕换个SUV,都稍微靠谱一些。
最后,小米投资过小鹏,不可能不知道造车有多难多烧钱,与其拿钱造车,不如潜心智能硬件研发、全球市场扩张,后者可能更有利于其发展及收益。
另一方面,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当红车企,比亚迪拥有较为完整的汽车生产制造产业链,且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而小米在这方面缺少技术积累,双方也存在着不对等的平衡。因此,在整车制造领域,两家合作造车的可能性为零。不过有一说一,借此不靠谱消息,当事双方倒是白嫖了一波热度。
总结下来,广大网友都希望小米造车,继续主打低成本的市场策略,使消费者能够买到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这是小米的口号,也是消费者的心声。但从各方面来看,小米造车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不排除日后打脸,只希望如果小米未来发展中确定造车,仍能不忘初心,不负众望。
互动:
联系这次小米造车蓝天计划被当事双方否认,想到之前也有格力、戴森、苹果、乐视等跨界品牌涉足造车。作为其他领域的大佬,他们的造车计划一直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