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了16代宝马5系都是什么鬼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闇瑕佸灏戦挶 http://m.39.net/pf/a_4782762.html

成立于年的BMW(德语:BayerischeMotorenWerkeAG)即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是德国一家专门生产高档汽车和摩托车的公司,其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想必这些对于资深车迷和宝马粉来说早已能倒背如流,所以文章开头我们化繁为简。宝马主流轿车分为S(3系)、M(5系)和L(7系)三个尺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宝马中号轿车——宝马5系的发展史。

第一代宝马5系(E12):年至年大师经典设计、鲜为人知的神秘车型

  年,为了与奔驰W系列抗衡,宝马委托意大利博通(Bertone)设计公司为其设计一款新车,该车由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Gandini)负责设计,宝马tiGarmisch就此诞生。tiGarmisch有着极为浓郁的意大利轿车风格,除了车头隐约可见的“双肾”进气格栅,你很难把它与印象中的宝马联系在一起。点击进入《设计师传记——马塞罗·甘迪尼》

  然而甘迪尼将这一设计风格同时又用在了菲亚特和阿尔法罗密欧Alfetta之上,宝马似乎对这一雷同的设计颇感不满,年第一代宝马5系的试验车也并非是今天我们所见量产版的模样,但最终宝马还是遵循了大师的设计,菲亚特与阿尔法罗密欧Alfetta的存在也令宝马在推广第一代5系时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年,第一代宝马5系(E12)在法兰克福车展中正式亮相,其采用了全新的“5-Series”命名方式(宝马NewClass车系概念之后的第五个车系),车尾标识中的“5”代表其车系,后两位数字则代表发动机排量。它的诞生也开启了宝马一个崭新的经典设计时代。宝马的重要特征——双肾型进气格栅好似一个“猪鼻子”被置于车头的四圆灯中央,对于那个年代的轿车来说,保险杠的设计还较为淡薄,第一代5系同样如此,其挡风玻璃被镀铬装饰所包裹,以营造出豪华轿车应有的氛围。与那个年代大多数欧洲汽车品牌一样,宝马5系仅有驾驶员一侧反光镜。

  与辨识度极高的车头造型相比,第一代宝马5系的车尾设计则过于低调,如果去掉宝马的Logo,恐怕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某款法国车。虽然设计较为低调,但其车尾也不乏亮点,靠近右侧尾灯的油箱盖就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设计。第一代宝马5系的整车尺寸为长mm,宽mm,高mm,轴距mm。其大车窗、低腰线的设计和C柱上的霍夫迈斯特拐角成为其难以磨灭的永恒经典。

  第一代宝马5系的内饰设计极富层次感,中控台中央的空调和收音机区域整体向前突出,一个时钟被巧妙的放置在两个空调旋钮中央,尺寸较大且握感偏细的四辐方向盘造型中规中矩。作为一款豪华轿车,第一代宝马5系的配置在现在看来并不算有多丰富,但这些仅有的配置恰恰象征着那个年代对于豪华轿车的定位,哪怕仅仅是一个时钟。

  第一代宝马5系采用前麦弗逊、后半拖拽臂式独立悬架结构。起初车辆配备了手动升降车窗、调频收音机和空调系统等。年,宝马对第一代5系轿车做出了些许改进,整车隔音效果得以增强,并增加了电动外后视镜、电动车窗、转向助力和前轮盘式刹车系统。为了准确计算出发生事故时车辆的变形区从而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宝马工程师首次在车辆设计、研发阶段大范围使用计算机技术。

  宝马为第一代5系配备了多款发动机,其中宝马和装备了代号M10的1.8升和2.0升直列四缸发动机。此后,代号M20的2.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取代了最初上的那台直列四缸发动机。代号M30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则应用在宝马、、i、、i和i之上,其中宝马搭载2.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4速、5速手动变速箱和3速自动变速箱。以宝马i为例,其尾标“i”中的“i”则表示其发动机装备了燃油喷射系统。

  70年代初,宝马在南非的业务刚刚起步,由于南非较高的进口税,宝马决定在南非建厂以CKD形式在当地组装生产宝马和轿车,但由于销售业绩不理想,宝马开始认真思考他们拓展南非市场的可行性。思前想后,宝马最终决定于年3月在南非推出第一代宝马5系轿车,宝马这一博的效果超乎想象,其销售业绩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赛车运动和消费者对高性能轿车的需求让宝马看到了机会。年一款名为宝马MLE(MotorsportLimitedEdition)的限量版车型在南非“悄悄”发售,同时,它也是今后宝马M量产版的鼻祖。

  为了获得年举办的共和国日杯赛的参赛资格,宝马在南非市场推出了限量台的宝马MLE,该车一经推出很快便被抢订一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宝马最终将该车的产量追加到台。该车全部采用白色涂装,车头下方配有大尺寸的扰流板,车尾也装配了一个尺寸较小的后扰流板,突出的轮眉和经典的宝马“M”拉花使其格外显眼。为了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车身轻量化,该车采用大量铝材质并在车身各部位打孔以减轻车重,赛车方向盘、谢尔(Scheel)运动座椅、BILSTEIN避震器和14英寸的BBSMahel合金轮毂是其专属配置。宝马MLE采用宝马E3上那台3.0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经调教后其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rpm。而宝马MLE赛车的最大功率为马力,最大扭矩N·m。如今宝马MLE早已被人遗忘,诞生在南非的它使得很多人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当年那台限量版车型保存至今的更是屈指可数。

  第一代宝马5系可以说为整个车系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运动版车型的需求,宝马推出了针对第一代5系轿车的特殊升级服务。最后,宝马索性在年推出了官方运动版宝马5系——Mi。该车采用和此前MLE相同的风格,车头装有网状开孔的大尺寸前保险杠,进气格栅上的宝马“M”和“i”徽标则标志着其身份的特殊性。

  宝马“M”拉花可作为选装出现在前杠和车身侧面。车尾黑色扰流板上同样能够见到“M”和“i”的徽标,扰流板下方边缘处的“M”配色装饰条则体现着宝马为打造这款性能车所追求的极致细节。此外,车尾最“刺眼”的就是那向左微微倾斜的中置双出镀铬排气,好像无时无刻在向人们炫耀:“嘿!我可不是普通的宝马5系!”。

  作为宝马M和宝马5系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款重要车型,宝马Mi装备了三辐运动方向盘、RECARO运动座椅和BBS生产的14英寸合金轮毂等诸多专属配置。该车搭载代号M30B35的3.5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0rpm,最大扭矩N·m/rpm,搭配5速手动变速箱,其最高时速为km/h,0-km/h加速时间7.5秒。至年间,宝马Mi共生产了台。

  与其他市场不同的是,宝马针对北美市场仅推出“高档”宝马i,其标配电动车窗、木纹及真皮内饰。由于美国安全法规的要求,第一代宝马5系进入北美市场后被装上了特殊设计的加长保险杠,并将前保险杠上的转向灯移至翼子板前端。为了适应美国严格的排放法规,宝马对这款i排气歧管进行了修改,然而这却造成i的排气门过热从而导致缸盖龟裂。年,宝马针对此现象无偿为i的车主(包括已过保修期)更换缸盖,此后,宝马i取代了之前的那款i。年至年间,第一代宝马5系共生产了台,作为新车系的第一款车型,宝马5系(E12)无论销量还是市场认可度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

第二代5系E28(至年)

第二代宝马5系(E28):年至年外观变化不大,第一代M5诞生

  由于第一代宝马5系(E12)获得的巨大成功,更增加了宝马研发新车型的信心。年8月,宝马推出了第二代5系(E28)轿车。初见第二代宝马5系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宝马设计师是在开玩笑么?”。与其说新款,不如说它是第一代宝马5系的“小改款”,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像了。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第二代宝马5系相比上一代车型在外观设计上更为饱满,或许是车头那“四眼”大灯太过经典,以至于设计师不忍放弃这一辨识度极高的家族特征设计。为了区别于上一代车型,第二代宝马5系的大灯被设计为一大一小的样式,镀铬双肾型进气格栅被明显加宽,使其不再显得那么呆板,车头保险杠下端也“丰满”了许多。有趣的是,宝马为第二代5系车头那标志性四只圆眼睛配备了四把“小刷子”,这就是它雨刷式的大灯清洗装置。

  第二代宝马5系最显著的变化来源于其尾部造型,一改上一代宝马5系那倾斜角度偏大的后备厢设计,位于C柱的换气口由第一代宝马5系略显呆板的黑色横条格栅改为更为优雅的隐藏式设计。尾灯样式也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中置偏右的排气管设计使其格外另类。第二代宝马5系整车尺寸为长mm,宽mm,高mm,轴距mm,车重kg。

  与较为“偷懒”的外观设计相比,第二代宝马5系的内饰设计则有了明显的改变。四辐方向盘虽造型依旧,但手感上却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车型则配有更为运动的三辐方向盘。仪表盘样式清晰易读并已初见宝马经典的传统风格,中控台整体布局清晰且层次感依旧,中间的音响、空调控制面板及中央出风口向驾驶员一侧倾斜,电动车窗按键则分布于换挡杆四周。

  第二代宝马5系采用前麦弗逊、后半拖拽臂式独立悬架,其配置较第一代5系也更为丰富,为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宝马提供了包括电动车窗、中央门锁、电动天窗、定速巡航、行车电脑、真皮内饰和真皮座椅、前排电动可调座椅、铝合金轮毂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在内的诸多配置。此外,还可选装加热座椅和立体声音响系统等配置。

  第二代宝马5系相继推出了、i、i、i、i、i及数量极少的i(仅供北美市场)等多款车型,宝马根据不同车型提供了4速、5速手动变速箱及3速、4速自动变速箱供消费者选择。其中主流车型i搭载代号M20B20的直列六缸自然吸气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92kW)/rpm,最大扭矩N·m/rpm。此外,宝马e及e则搭载代号M20B27的2.7升“高效率”直列六缸发动机,其中e最大功率马力,最大扭矩N·m。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宝马5系首次推出了搭载柴油发动机的d和td车型。d搭载代号M21D24的86马力2.4升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而宝马td则搭载2.4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85kW)/rpm,最大扭矩N·m/rpm,其最高时速km/h,每百公里油耗为7.6升,这也让它成为当时速度最快的柴油动力轿车。

  让第一代宝马5系出尽风头的Mi车型于年出现在了第二代的产品目录中,有了专属的前后保险杠及侧裙加持后让第二代Mi显得极富力量感。与上一代Mi不同的是,第二代车型的动力系统被明显弱化了,该车采用代号M30B34的3.4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rpm,其最高时速则降至km/h,0-km/h加速时间9.6秒。至年间,第二代宝马Mi共生产了台。

  或许是Mi已慢慢让车迷提不起兴致,又或许是Mi的成功“试水”增加了宝马推出更强5系的信心。第二代Mi推出7个月之后,一款完全由宝马运动部门基于宝马5系(E28)打造的M5正式推出,宝马决定在欧洲市场限量发售台M5(E28),但此后接到的订单数量远超宝马的预期,达到原定数量的4倍之多。最终该车产量锁定为台,其中欧洲市场台、英国市场台、北美市场台、南非市场96台。

  宝马倾力打造的M5(E28)并没有过于张扬的外观,这种“拿捏得当”的设计反而让人对它的性能更为期待,如果不是其进气格栅上那枚“M5”的徽标,恐怕你会误以为它是一台Mi,与车身同色的外后视镜恐怕是与Mi为数不多的区别之一。如果你认为它仅是做了些表面功夫就大错特错了,与Mi(E28)仅在悬架调教上“动动手脚”不同的是,M5(E28)拥有一套与普通宝马5系截然不同的底盘。

  为了与强悍的性能相匹配,宝马M5(E28)刻意将内饰风格营造出一份竞技味道,座椅与门板上的格子纹遥相呼应,同时,宝马M5(E28)还提供真皮内饰可供选择。赛车风格的三辐运动方向盘和换挡杆上装点着宝马“M”的经典配色,宝马还针对美国市场为M5(E28)提供了座椅加热的选装服务。

  宝马运动部门对其面向轿车市场的第一个作品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以至于将宝马M1跑车的M88/1发动机用在了宝马M5(E28)身上,为了配合M5(E28)较重的车身,宝马对M1的发动机进行了改良。M5(E28)搭载代号M88/3的3.5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6rpm,最大扭矩N·m/4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其最高时速km/h,0-km/h加速时间6.5秒,这也让它成为了当时速度最快的四门轿车。而北美市场的M5(E28)则搭载S38B35发动机,最大功率降至马力。至年间,第二代宝马5系共生产了台,如此辉煌的成绩为下一代车型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第三代5系E34(至年)

第三代宝马5系(E34):年至年传统与创新并存、旅行版首次登场

  在前两代车型所获得的辉煌成就面前,宝马也面临着一个艰巨的考验。80年代末期,汽车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对其他品牌不断创新,宝马的设计已略显疲态,但在创新与巩固品牌形象面前,宝马选择了后者。年,第三代宝马5系(E34)正式与公众见面,事实证明,宝马的选择是正确的。

  当人们第一次见到宝马5系(E34)时都会忍不住惊呼:“这种传统且过于传统的前脸设计为何还会如此吸引人?”。没错,第三代宝马5系前脸造型还是那四圆头灯和双肾格栅的“黄金组合”,但设计师在进气格栅面积整体缩小的同时将“双肾”刻意放大并用与车身同色的装饰将其包裹在其中。转向灯则巧妙的与大灯融合在一起,如此取巧的设计造就了第三代宝马5系的经典,也为其增添了一丝时代气息。

  谁说第三代宝马5系只会恪守传统?其车尾设计就足以证明它也在与时俱进。在汽车设计进入新纪元后,第三代宝马5系的车身造型明显饱满了许多,如此感受来源于它那“肥硕的大屁股”,这性感的车尾造型正是让无数消费者被其牢牢吸引并掏钱将其领回家的原因之一。不规则形状的尾灯一改往日单调的造型设计,后备厢盖上那微微翘起的“小尾巴”堪称点睛之笔。第三代宝马5系整车尺寸为长mm,宽mm,高mm,轴距mm。

  第三代宝马5系的内饰设计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风格,大量真皮和实木等考究的用料更增添了整车豪华的整体氛围。向驾驶员一侧倾斜的中控台延续了上一代5系的设计思路,也许宝马认为驾驶者才是车内最应该被特殊照顾的人。缺少了“蓝天白云”的烘托且略显老气的四辐方向盘让驾驶者进入车内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谁家的方向盘?”。环顾车内四周及那熟悉的仪表盘后你会断定:“噢...这确实是我的5系!”。

  第三代宝马5系依然采用前麦弗逊、后半拖拽臂式独立悬架,宝马在巩固经典造型设计的同时,其驱动形式也同样延续了此前两代车型前置后驱的布局,更为优化的底盘结构与调教使其在同时期同级别车型中拥有极高的驾驶乐趣。此时,宝马强调驾驶乐趣的概念已初见成效。第三代宝马5系的配置也更为丰富,包括外后视镜电动调节、电动车窗、电动天窗、真皮座椅、带记忆功能的电动调节座椅及加热(选装)、6碟CD音响系统、行车电脑、双区自动空调、车载冰箱、车载电话、转向助力、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诸多配置,同时安全气囊也被装备在第三代宝马5系之中。

  第三代宝马5系先后推出了i、i、i、ix、i、i和i等搭载多款发动机的车型,宝马根据不同车型提供了5速、6速手动变速箱和4速、5速自动变速箱供消费者选择。i搭载2.5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最大扭矩N·m。其中i再次刷新了宝马5系的排量记录,其搭载代号M60B40的4.0升V8自然吸气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4rpm,电子限速下最高时速km/h,0-km/h加速时间6.3秒。同时,基于第三代宝马5系打造的一款混合动力概念车也于年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ix是第三代5系中唯一一款四驱车型,ix配有电控四驱系统和中央差速器,通常情况下其前后轮动力分配比为36:64,当车轮出现打滑时,电脑会根据情况调整前后轮动力分配,该车最终仅生产了台。出现在第二代宝马5系(E28)中的柴油车型再次被延续了下来,第三代宝马5系提供td、td和tds三款柴油发动机车型可供选择,其中tds搭载代号M51D25的2.5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最大扭矩N·m,最高时速可达km/h。

  宝马并非不敢于创新,针对欧美市场对旅行车需求的日益增长,宝马于年推出了第三代5系旅行版——Touring。初见宝马5系(E34)旅行版,你丝毫不会觉得旅行车那过于臃肿的尾部会破坏其美感,其采用与5系(E34)三厢版相同的车尾布局设计,那广受好评的尾灯组被原封不动的搬到了旅行版5系身上。同时,旅行版5系(E34)拥有面积更大的对开式天窗,能够让驾驶者和车内每一位乘客充分的享受阳光的滋润。

  继上一代M5(E28)大获成功之后,人们对M5(E34)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基于5系(E34)打造的M5(E34)于第三代宝马5系上市后不久正式推出。当这款车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人们不禁惊呼:“这真的是M5吗?”。其外观除了进气格栅上的“M5”标识外,几乎与普通版车型没有任何区别。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宝马在此后推出的M5(E34)车型上加入了更多的空气动力套件,轮毂也升级为17、18英寸。

  宝马M5(E34)搭载代号S38B36的3.6升直列六缸自然吸气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rpm。此后,宝马又为其换装了3.8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马力(kW),最大扭矩N·m,搭配6速手动变速箱,在电子限速下其最高时速为km/h,解除限速后可达km/h,0-km/h加速时间5.9秒。与此同时,宝马M5(E34)旅行版车型也于年开始发售。

  有趣的是,宝马在年基于5系(E34)特别打造了一款双门敞篷版M5,其在日内瓦车展中正式亮相并开始接受预订,但宝马的项目负责人担心,这款性能版双门敞蓬车可能会影响到宝马旗下3系敞篷版的销量,最终该车并未投入生产,但其优雅的造型设计和出众的性能仍然令不少车迷为之心动。至年间,第三代宝马5系共生产了台,这一数字几乎是上一代宝马5系两倍,可见宝马对5系轿车正确的判断从而所获得的巨大成就。

第三代宝马5系(E34)在中国

  90年代初期,第一批宝马5系(E34)由天津港正式进入国内,这也让大多数国人第一次了解到这款和“大奔”同国籍、有着“四眼”大灯和“蓝天白云”标志的轿车名叫“宝马”。进入中国的第三代宝马5系大多为i、i、i,其中也有少量的i和i,极少数的i则通过不同渠道流入中国。时至今日,你仍能见到部分i和i驰骋在大街小巷上,其反向开启的发动机盖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4

第四代5系E39(至4年)

第四代宝马5系(E39):年至4年“克里斯·班戈”时代来临、“天使眼”诞生

  带着第三代宝马5系(E34)傲人成就的同时,宝马5系也就此翻开了它崭新的篇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宝马新一任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ChrisBangle)的到来,这位颇受争议的设计师将为宝马5系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班戈认为,竞争愈发激烈的豪华轿车市场中,日系豪华车正在迅速崛起,宝马以往“老套”的设计思路早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为了顺应潮流,大刀阔斧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第四代宝马5系(E39)则成为班戈拿来“开刀”的第一款作品。点击进入《设计师传记——克里斯·班戈》

  克里斯·班戈在保留了上一代(E34)设计精髓的基础上,对第四代5系(E39)的外观设计进行了更为细腻的刻画。宝马标志性的“双肾”格栅同整车外观一样变的更为圆润,乍一看E34那经典的大灯设计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四眼”却戴上了一层厚厚的“镜片”。设计师在保留传统设计的同时,将早已过时的四独立大灯巧妙的融为一体。

  第四代宝马5系(E39)的车尾设计可谓相当含蓄,造型略显平庸的尾灯并不能给人带来惊喜,但这种设计却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毕竟已成为宝马中流砥柱的5系不需要太过张扬以博人眼球。此时,你再也看不到曾经宝马5系的影子,这种沉稳、细腻的外观设计更容易被亚洲消费者所认同。第四代宝马5系整车尺寸为长mm,宽1mm,高5mm,轴距mm。

  与外观一同被彻底改造的还有第四代5系(E39)的内饰设计,和上一代5系(E34)那略显古朴且线条凌厉的内饰风格不同的是,大量圆润的线条出现在了新一代5系(E39)的内饰设计中,其中控台不再那么见棱见角,向驾驶员一侧倾斜的中控台设计则是向上一代车型致敬。第四代5系的内饰用料及装配工艺也更为考究,横贯整个中控台的实木装饰条营造出更为强烈的整体豪华感,四辐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钮则体现出宝马追求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第四代宝马5系(E39)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这也让其在操控性上更加如鱼得水。在整车尺寸大幅增加的同时,钢制车体和铝制悬架的使用让其车身重量未明显增加的同时保证了整车刚性的提高,同时激光焊接技术也开始应用到第四代5系之中。大量电子设备的出现让5系(E39)在同时期同级别车型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其中包括带折叠功能的电动调节外后视镜、无钥匙进入、座椅电动调节、双区自动空调、自动大灯、定速巡航、6碟CD及DVD音响系统、导航系统、车载电话、车载冰箱、前排安全气囊及侧气囊、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等诸多先进配置,其中i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款装备CBC弯道制动控制系统的车型。

  第四代宝马5系的产品阵营更为丰富,除了此前常见的i、i、i和i之外,又“增加”了一款i,与其他车型命名方式不同的是,i的发动机排量并非为2.3升,而是搭载一台代号M52B25的2.5升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此后,i取代了最初i的命名方式。i搭载2.8升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最大扭矩N·m。顶级车型i则换装排量为4.4升的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0rpm。

  柴油发动机车型在此代宝马5系中更加多样化,保留了上一代中的d和td之后,又增加了d、tds和d几款车型,其中d是该系列中唯一一款搭载直列四缸发动机的车型。新推出的d搭载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rpm,最高时速km/h,0-km/h加速时间7.8秒,每百公里油耗8.2升。年,宝马基于第四代5系(E39)所打造的g清洁能源概念车正式与公众见面。

  此前大获好评的5系旅行版(Touring)顺理成章的成为第四代宝马5系(E39)的“压轴”车型,5系的豪华氛围与旅行车强大的实用性再次得以完美的结合。上一代宝马5系(E34)上那讨巧的不规则形状尾灯再次出现在了E39旅行版上,车顶行李架的增加更赋予了其旅行车应有的气质,然而上一代5系(E34)旅行版上的双天窗设计并没有出现在E39旅行版身上。1年,宝马对5系(E39)进行了小改款,宝马引以为豪的“天使眼”正式登上舞台。

  M5已然成为宝马5系的压轴车型,但起初宝马并没有决定要生产基于第四代宝马5系(E39)的M5,他们认为宝马i已足够强大,但当捷豹发布了马力的XJR、奔驰发布了马力的AMGE55(W)之后,宝马决定用M5给对手有力的一击。年,基于第四代宝马5系打造的M5(E39)正式亮相日内瓦车展。

  宝马M5(E39)一经亮相便引起巨大轰动,得益于克里斯·班戈对5系风格的彻底改造,使得这一代M5(E39)车头已无处悬挂那充满力量感的“M5”标示,但好在其造型设计已极具攻击性,前杠上那大尺寸的进气格栅放佛能吞噬一切。车尾的“小鸭尾”颇为低调,但下方的双边四出排气则预示了其暗藏的性能,带有“M”标识的18英寸BBS前后配运动型轮毂更是令其神气逼人。

  与凶悍的外形相匹配的是一颗强劲的“心脏”,宝马M5(E39)搭载代号S62B50的5.0升V8自然吸气燃油喷射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6速手动变速箱,在电子限速下其最高时速m/h,解除限速后可达km/h,0-km/h加速时间5.3秒。自此,宝马M5(E39)再次夺回最快四门轿车的称号。至4年间,第四代宝马5系全球共计多万台的销量足以证明班戈对5系设计风格转变所带来的巨大成就。

第四代宝马5系(E39)在中国

  鉴于第三代宝马5系(E34)在国内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口碑,第四代宝马5系(E39)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也变得异常平坦。引入国内市场的宝马5系(E39)多为欧规车型,其中以i和i居多。随着宝马对第四代5系进行了小改款,大量i被引入中国市场,但其中不乏数量极少的i通过非正规渠道引入国内市场。近期,这些第四代宝马5系服役多年后,陆续出现在二手车市场,不少对第四代5系(E39)情有独钟的人选择去二手车市场“挽救”这些当年的宝马豪华轿车。

5

第五代5系E60(3至0年)

第五代宝马5系(E60/E61):3年至0年外观设计颇受争议、V10发动机首次应用于宝马轿车

  克里斯·班戈的加入,为宝马注入了更多新鲜设计元素。第四代5系(E39)大获好评之后,人们似乎也看到了下一代宝马5系的设计发展方向,但克里斯·班戈似乎并不安于现状,下一代宝马5系即将面临一场革命性的“洗礼”。3年,代号E60的第五代宝马5系正式发布,克里斯·班戈大胆的创新并没有为其带来更多的赞扬声,这位美国设计师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对第五代5系(E60)设计的争议之中。

  当第五代宝马5系(E60)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人们无不被其过于创新的外观设计所“折服”。它那标示性的“鼻孔”成为5系有史以来最大号的双肾进气格栅,并且已从曾经的矩形变得越来越圆润。而带有“天使眼”的前大灯也一改往日较为传统的样式,上扬的灯眉和不规则形状的大灯让忠实的宝马粉丝们一时难以接受。

  与新潮的前脸相比,第五代宝马5系(E60)的尾部再次颠覆了人们印象中5系应有的风格。车尾耐人寻味的复杂线条再也找不到曾经5系的任何影子,其尾灯样式会让你产生:“你确定这是宝马尾灯?”的想法,车顶的“鲨鱼鳍”天线到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设计。难道5系已经迷失方向了吗?任何问题都能被时间所化解,时至今日,再次审视其造型设计时你会发现,它仍然不过时。第五代宝马5系的整车尺寸为长mm,宽mm,高mm,轴距mm。

  同样被彻底颠覆的还有第五代宝马5系的内饰设计,对称的中控台样式让人耳目一新,三辐式方向盘上的银色装饰点缀的恰到好处,仪表盘虽然设计较为平庸,但一圈银色装饰令其瞬间精神不少。贯穿中控台的木纹装饰将上部的显示屏与下面的功能区清晰的划分开来。与此同时,宝马将营造7系车内豪华氛围的方式大量运动到这一代5系之中,真皮内饰和大量实木与金属拉丝饰板充斥着5系的每一个角落。

  第五代宝马5系(E60)同样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结构,一向以操控性见长的宝马将这一代5系的驾驶感再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五代5系在营造豪华氛围的同时,将大量电子设备武装到自己身上。E60首次装备了iDrive(intelligentdrivesystem)系统,但其过于复杂的操作方式饱受用户诟病,宝马因此对这套系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但不可否认的是,宝马iDrive的诞生掀起了一场车内人机交互系统的浪潮,众多对手纷纷相仿这一新潮设计。同时,除常规配置外,无钥匙进入/启动、主动适应大灯、自适应巡航系统、主动转向系统、夜视系统、启停系统、车道偏离系统等配置都使第五代宝马5系科技感倍增。此后,电子挡杆也出现在了改款5系(E60)之中,5系的车主们又多了一个新“玩具”。

  动力方面,宝马为第五代5系(E60)换装了全新的动力系统,这一代5系的产品阵营也更为丰富,同时其命名方式也不再完全遵循发动机排量的传统规则。宝马i搭载2.0升直列四缸发动机,而i、i、xi、i、xi全部搭载3.0升直列六缸发动机,i搭载3.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i搭载4.4升V8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最大扭矩N·m。宝马根据不同车型提供了6速手动及6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5系的顶级车型i再次刷新了宝马5系的排量纪录,其搭载代号N62B48的4.8升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0rpm,电子限速下最高时速km/h(解除限速可达km/h),0-km/h加速时间5.5秒。

  第五代宝马5系的柴油发动机车型种类也更为壮大,除了此前的d、d和d之外,又增加了装配四驱系统的xd和xd。其中,全新的d装备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最大扭矩N·m,解除限速后最高时速可达km/h。同时,第五代5系旅行版(E61)也于4年正式推出。或许是三厢版5系(E60)的车尾设计过于极端,旅行版(E61)的车尾则“收敛”了许多,尾灯样式也更趋于平和,其车尾后窗下方突起的线条则传承自第三代5系(E34)旅行版的经典元素。

  此外,宝马针对特殊客户的需求推出了基于第五代5系所打造的i和i防弹安全车。从外观上你很难区分5系防弹车与普通5系,该车拥有VR4级别的防弹装甲,全车装备了22mm的双层防弹玻璃和防弹装甲纤维制成的加强型驾驶舱。此外,配有防弹尼龙材料的车胎即使被子弹击穿,仍能在满载的情况下以80km/h的车速行驶50公里。出于安全考虑,该车后排采用不可升降的固定车窗,夜视系统和后部广角摄像头可让驾驶者随时观察周围的潜在危险,两款5系安全防弹车全部在位于墨西哥的一间工厂手工装配生产。

  当人们还没从克里斯·班戈颠覆传统的设计中回过神来时,5年法兰克福车展中,基于第五代5系(E60)所打造的M5便迅速进入了人们视线。全新设计的前后保险杠和空气套件使得这为性能悍将杀气十足,取消了前雾灯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锋利的前铲设计,大面积蜂窝状进气格栅尤为抢眼,翼子板上带有“M5”徽标的散热口预示其拥有一颗火热的“心脏”。

  M5(E60)的车尾那双边四处排气同样能让你感受到它绝非等闲之辈,没有了小鸭尾的衬托,取而代之的是更为风骚的下扰流套件。同时,M5(E61)旅行版也在7年正式推出。内饰方面,M5(E60/E61)采用双色内饰设计,造型与手感更为出众的三辐“M”运动方向盘令人爱不释手。时速表底那“”的数字和换挡拨片随时能激发驾驶者的欲望,大面积的银色拉丝铝饰板横贯整个中控台。

  M5(E60/E61)搭载了宝马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5.0升V10自然吸气发动机(S85B50A),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6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7速SMG变速箱,电子限速下最高时速km/h,解除限速后可达km/h,0-km/h加速时间4.7秒。这款源自F1赛车技术的发动机最高转速超过rpm,其曲轴箱由铝和硅合金制成,为了减轻车重并增加强度,其悬架则采用铝合金材质。5至0年间,M5(E60/E61)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台,其中轿车版19台,旅行版台,如此辉煌的业绩足以证明其在车迷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五代宝马5系在争议声中仍然创造了惊人的销量,同时,由宝马7系(E65/E66)领衔的“宝马军团”全球销量首次超越了其同国籍对手。

第五代宝马5系(E60)在中国

  第五代宝马5系(E60)可以说是令国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代5系车型,原因是这款宝马豪华轿车首次被引入国产。3年3月,华晨宝马正式成立并于同年7月正式投产国产宝马5系轿车。先期共推出了i、i和i几款车型。6年,针对中国消费者对轿车后排大空间的特殊需求,宝马推出专供中国市场的长轴距5系轿车,并增加了i车型。此时,标准轴距和长轴距5系共同生产,鉴于国人对“加长”的特殊偏爱,华晨宝马之后索性取消了5系标准轴距车型的生产。第五代宝马5系(E60)于3年在海外上市后,几乎同一时间便被引入国产,这足以见证5系这款宝马中坚力量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和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6

第六代5系F10(9至今)

第六代宝马5系(F10/F11/F07):9年至今全新设计大获好评、GT衍生车型诞生

  虽然第五代5系(E60)的外观设计饱受争议,但依然不能阻止宝马5系强劲的发展势头。9年,克里斯·班戈突然宣布辞去自己宝马设计总监的职务,而年与他一同进入宝马集团的荷兰人阿德里安·范·霍伊敦克(AdrianVanHooydonk)则接替了他的职位。由于第五代5系(E60)颇受争议的设计,让这位荷兰设计师倍感压力,如何延续宝马5系的设计精髓又保持创新精神成为摆在霍伊东克面前的难题。

  0年,第六代宝马5系(F10)正式发布,全新一代宝马5系在外型设计上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激进,相反宝马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为优雅还略显保守的全新设计,新一代5系在大胆颠覆了班戈时代的设计之后获得了难以置信的一片好评。新车进气格栅与线条极具力量感的发动机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大灯造型不再那么虎视眈眈,但其“眼神”依然相当凌厉。

  摒弃了上一代5系(E60)那令人耐人寻味的车尾设计后,宝马为新一代5系(F10)重新塑造了一副极富亲和力的车尾造型。错位设计的尾灯更加醒目且拥有极高的辨识度,简洁、明快的线条为第六代5系营造出一份优雅中略带一丝狂放的形象气质。第六代宝马5系(F10)整车尺寸为长mm,宽mm,高mm,轴距从上一代(E60)的mm增加到mm,车重kg。

  第六代宝马5系(F10)无论从内饰设计感、用料还是装配工艺上再次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中控台整体布局依然延续上一代5系(E60)的风格,但宝马5系前辈们那倾向于驾驶员一侧的功能区再次被第六代5系继承了下来。全新设计的三辐方向盘造型与整车气质完美贴合,多媒体与空调控制面板造型不再像上一代5系(E60)那样略显凌乱,真皮、金属及实木装饰贯穿车内各个角落。除了电子挡杆外,遍布其周围的众多控制键更增添了新一代5系车内的科技感。第四代iDrive控制系统操作更加便捷,7.0英寸、分辨率×的显示屏画质更为细腻。

  第六代宝马5系(F10)终于摒弃了从第一代5系轿车上就开始使用的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其首次采用双叉臂式独立前悬架,后部则依然使用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为了减轻车重,第六代宝马5系大量采用铝制材料,如车门、发动机盖、前翼子板和悬架系统等。此外,丰富的配置是第六代5系引以为傲的一点,其配备了如动能回收系统、泊车辅助系统、盲区摄像头、带有碰撞警告及主动制动的动态巡航控制系统、变道警告系统、偏航控制系统、抬头显示器、带有行人侦测功能的夜视系统等多项先进的配置。

  第六代宝马5系在维持原有车型的基础上再次对发动机进行了升级,全新宝马5系车型包括i、i、i、i、ixDrive、i及ixDrive,i搭载2.0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最大扭矩N·m。其中顶配i搭载4.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kW)/6rpm,最大扭矩N·m/-4rpm,与发动机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电子限速下最高时速km/h,0-km/h加速时间5秒。而装备柴油发动机的车型则分别为d、d、d、dxDrive和d。

  0年日内瓦车展上,宝马发布了新一代5系(F10)混合动力概念车(ActiveHybrid)。该车动力来源于一台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台54马力(40kW)的电动机,其最大功率为马力,最大扭矩N·m。其中,电动机的电力来源于安放在车辆后部的锂电池组,该车还配备了启停系统和刹车能量回收系统,搭配8速自动变速箱,每百公里油耗仅为8.5升。2年,宝马正式推出了5系(F10)混合动力车型。

  三厢版宝马5系(F10)上市后不久,其旅行版(F11)车型也于0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宝马5系旅行版已形成了其固有的设计语言,与其轿车版(F10)相同的不规则尾灯设计恰好与第三代5系(E34)旅行版不谋而合。大尺寸天窗再次回归到5系旅行版之中,第六代5系(F11)旅行版几乎涵盖了轿车版(F10)所拥有的全部型号,多样化的动力组合加上强大的实用性使其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车型分类日趋细化,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目光锁定在这一细分市场中,宝马则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在第六代5系推出前的9年,一款代号F07名为宝马5系GT(GranTurismo)的全新车型便已诞生。该车由克里斯托弗·韦伊(ChristopherWeil)设计并采用宝马7系(F01)的衍生平台,其动力系统则与第六代宝马5系(F10)相同。和宝马7系相当的车身尺寸(轴距与宝马7系同为mm)与宝马X6相同的斜背设计,搭配颇具新意的双开启式后备厢和无框车门,这种混搭的风格无不让人耳目一新,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设计。

  随着第六代宝马5系的于0年正式上市,万众期待的M5概念车终于在1年上海车展上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1年9月,宝马M5(F10)正式上市。得益于上一代M5(E60)在市场中的强势表现,新一代M5(F10)继续延续其成功的设计语言。前杠那大尺寸蜂窝状进气格栅造型更为凶悍,前杠下方两端好似“风刀”一般的设计突显了其性能车本色,带有“M”标识的散热孔依旧出现在了翼子板两端。四出排气已然成为了M5的一大特色,19英寸轮毂视觉效果突出的同时,搭配前/40R19、后/35R19的轮胎性能也颇为出众。

  全新一代宝马M5不再沿用上一代M5(E60)那5.0升V10自然吸气发动机,宝马将应用在X5M和X6M上那台代号S63B44的4.4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塞进了M5(F10)体内,在双涡轮双涡管、DoubleVANOS/Valvetronic和高精度燃油直喷技术的共同帮助下,最大功率马力(kW)/rpm,最大扭矩N·m/1-rpm,搭配7速M-DCT双离合变速箱,其最高时速可达km/h,0-km/h加速时间4.4秒。在全球各大汽车厂商纷纷看中性能车市场的今天,宝马M5(F10)的诞生势必会让对手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六代宝马5系(F10/F11/F07)在中国

  随着第六代宝马5系在海外正式上市,华晨宝马也将全新5系同步引入国产。鉴于上一代5系(E60)加长版的成功“探路”,第六代国产宝马5系(F10)则仍然延续加长版这一特色车型,其轴距较海外版加长了mm。0年北京车展上,全新国产宝马5系加长版正式与公众见面。0年8月,第六代宝马5系正式上市,先期投入市场的车型为Li豪华型、Li豪华型和Li豪华型和Li行政型四款车型,其售价为48.96万元至79.16万元。

  同时,第六代宝马5系(F10)的衍生车型5系GT(F07)则早在9年11月广州车展前夕便正式推向中国市场,先期共推出了三款车型,分别为售价88.6万元的i领先型、96.8万元的i豪华型和.9万元的i豪华型。此后,宝马5系GT的四驱车型ixDrive和ixDrive也被一同引入国内。售价.8万元的宝马M5(F10)也在1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中亮相并正式上市。第六代宝马5系(F10)标准轴距车型与旅行版(F10)车型则采用进口方式在国内进行销售。

总结:

  宝马5系从最初的保持传统到不断创新,历经六代车型的演变,如今5系已成为宝马家族的中坚力量。今后的宝马5系还能为我们带来何等的惊喜?(图/文:综合宝马官方、李昊鹏、未具名公开资料及5BMW5系互联驾驶媒体公开日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cj/8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