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3月9日成立至今,仅走过12个年头的广汽菲克,正式走上了破产之路。
10月31日,广汽菲克、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的股东已批准一项决议,同意广汽菲克在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
广汽菲克全名“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是广汽集团和FCA集团(后来与PSA集团合并成Stellantis集团)在年合资成立的一家车企。
虽然名为广汽菲克,且拥有菲亚特、克莱斯勒、Jeep等品牌的产销经营权,但实际上,只有Jeep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声量。
广汽菲克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日子。年,SUV车型在国内正是真香的时候。Jeep抓住机遇,相继推出了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三款国产车型,此举直接引发广汽菲克销量的猛涨,年销量17.99万辆,同比增长%,年增长到22.23万辆。
然而好日子过于短暂,从年开始,广汽菲克的销量便开始跌跌不休,到年全年仅卖出2.01万辆,下滑幅度一年比一年更大。
广汽集团发布的年上半年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广汽菲克累计产销量分别为辆和1,辆,其中3-6月广汽菲克的销量几乎为0,生产也处于停滞状态。
截至年9月30日,广汽菲克(未经审计)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0%,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事实上,作为一个专注于SUV与越野车的品牌,这几年Jeep不仅未能抓住中国SUV市场爆发性增长的红利,反倒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自由侠、自由光成功把Jeep的最后一丝光环消耗殆尽后,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彻底沦为边缘车企。
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也就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
广汽菲克走向没落的关键原因还有一个:合资公司双方的话语权争夺,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产品未能推陈出新。
今年1月27日,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布,计划将集团在广汽菲克中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
随后,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否认,并称“此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广汽集团对此深表遗憾。”于是双方僵持,导致广汽菲克无法正常发展。
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的不合已经摆在明面上。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广汽菲克将要破产,广汽和Stellantis集团仍在互相指责对方。
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曾表示,广汽集团不想遵守两家公司签署的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宁愿违约也不愿执行,最终双方信任破裂。
广汽集团“反击”,认为唐唯实的言论“令人难以置信”,并发声明指出,Stellantis集团缺乏对中国汽车市场客户的尊重,是加剧双方在合资问题上的纠纷的主要原因。
再说几句
今年7月,双方协商,会有序终止双方合资企业广汽菲克的生产和运营。Jeep品牌旗下的指南者、大指挥官、自由光、自由侠、指挥官等产品也随之停止国产。
对于广汽菲克的离开,业内也有不少专家表示惋惜,“虽然销量不佳,但Jeep还是有一定的品牌号召力的,合资公司关停实在有些可惜了。”
退出中国市场,广汽菲克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在足够边缘与正在边缘化的路上,还有一大批合资公司面临着去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