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姐讲发改委为什么要对奥迪宝马奔驰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发改委近日掀起反垄断调查风暴,而重多外国车企无疑处在风暴中心。

8月13日,湖北省物价局宣布对宝马PDI收费(俗称新车检测费)构成价格垄断处以罚款决定,四家宝马汽车经销4s店共被罚.67万元。这是今年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以来,对汽车经销企业开出的第一张罚单。

而有报道称,一汽-大众奥迪及湖北奥迪经销商涉嫌反垄断的罚单金额已初步确定,其中针对厂家一汽-大众奥迪的罚金将达到18个亿。尽管奥迪之前已声明承认价格垄断违法问题,并将诚恳接受处罚,但还未接到任何处罚通知。

宝马湖北经销商被罚和奥迪天价罚单的传闻,只是近期针对外国车企反垄断的两个最新进展;这一轮调查行动开展已近一个月,市场可谓风声鹤唳。

一般国内反垄断调查都会经历约谈、调查和处罚三个阶段。目前汽车业反垄断调查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下一步可能会采取具体处罚措施。

发改委调查了哪些车企?

发改委官员证实,目前有超过一千家中外汽车企业正接受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并表示,对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始于年底。

目前已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克莱斯勒与奥迪已查明存在垄断,近期将会进行处罚。

8月4日奔驰公司上海办事处被突袭调查。奔驰是不是存在垄断行为,目前正在调查取证。

车企哪些行为存在垄断?

发改委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反垄断主要集中在三块:整车价格、配件和保养价格以及捆绑营销等。限定整车价格,即横向垄断;限定4S店的零配件价格和保养价格,即纵向垄断。

横向垄断不存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钟师表示,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现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汽车企业想控制价格已经非常困难,“横向垄断已经不存在”。

中国汽车行业的垄断行为主要是“主机厂垄断零配件销售渠道”。“这一垄断行为的产生是因为渠道的垄断,渠道供应、零配件定价全部由汽车厂家说了算,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经销商,再到消费者都没得选择。”汽车专家分析称。

纵向垄断特征明显:汽车供应商全面控制了由4S店承担高额成本建立的经销网络。有专家表示,汽车供应商和4S店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具备了纵向垄断行为的特征。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汽车供应商向经销商发出的商务政策、通函、资讯、通知等形式上的单方行为。

具体而言,汽车供应商直接固定或限定经销商的转售价、固定经销商的销售利润、限制经销商给客户的最高折扣、限定转售价格波动幅度;汽车供应商要求4S店仅向经销区域内的最终用户(包括个人和企业用户)销售汽车;汽车供应商向4S店供应紧俏车型时搭售滞销车型,向4S店供应新车时搭售原厂配件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被认定为构成《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行为。

售后市场方面,我国汽车售后市场上,原厂配件专供,原厂配件搭售维修服务,维修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低等现象较为显著,而这些现象的“恶果”,就是在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零整比能达到畸高的12:1。

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今年4月首次披露的“整车配件零整比”(指后市场上一辆车所有配件的价格和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报告发现,18种常见车型里有10款车型整车配件零整比超过了%,其中奔驰C级W车型的零整比竟高达%,而宝马、奥迪也有车型的零整比超过%。

涉及垄断的不只是欧美豪华车品牌,日系车也卷入其中。丰田汽车零整比率居高不下,整车配件零整比超过%的10款车型中,丰田占到4个席位,包括雷克萨斯ES、凯美瑞、卡罗拉及雅力士,其中雅力士零整比高达.28%。而国际市场零整比一般不超过%。

车企以降应对

7月以来,多家进口豪车品牌相继宣布下调整车、配件或保养价格,降价幅度最高达40%。加入降价行列的汽车品牌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中国以及一汽-大众奥迪等厂商。

就在发改委释放出针对国内豪华车品牌进行反垄断调查的“信号”之后,捷豹路虎(中国)随即宣布,自今年8月1日起,对其旗下捷豹、路虎两大品牌旗下的三款系列车型实施最高20万元的降价。

无独有偶,7月26日,奥迪也宣布将于8月1日起主动下调国产车型的原装备件价格,以奥迪A6L为例,该车型的“零整比”(市场上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将从%降至%。

8月3日上午,北京奔驰宣布从9月1日起主动调整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回应反垄断调查。此次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调整将涵盖梅赛德斯-奔驰全系车型,范围包括超过个配件。其中,挡风玻璃降价29%,转向助力泵降价24%,散热器价格下降16%。这是北京奔驰近一个月内第二次宣布下调售后服务价格。7月初奔驰大幅下调了相关售后服务价格,部分车型售后服务价格下调达到20%。

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8月5日宣布调整部分产品及零配件价格,即日起,含例如大灯、外后视镜、起动机等在内的种高价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价格将下调20%;同时旗舰产品Jeep大切诺基SRT8价格下调6.5万元,大切诺基5.7L旗舰尊悦版价格下调4.5万元人民币,作为对反垄断调查的回应。

宝马宣布,将从8月11日起,进一步下调原厂零部件的批发价格,包括车身、压缩机、发电机、电瓶和刹车盘等在内的余件产品,平均降幅达20%,其中车身部件下调45%、发电机下调40%、电瓶下调25%、刹车盘下调20%等。

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近日表示,将分别在9月1日和8月18日下调零部件售价。消息人士从广汽本田内部获知,此次涉及调价的零部件品种很有可能接近3万种。

车企反垄断将走向何方

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深入,豪华车、零部件价格以及维修保养等的费用都会下降,中国消费者将迎来更好的消费环境。对相关车企和经销商而言,冲击难以避免。不仅整车企业跟经销商的关系将被重新定义,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参与者都不是这场反垄断的旁观者。

中金公司日前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从短期看,某些公司将会收到发改委的巨额罚单,进而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从中期看,豪华品牌经销商售后毛利率和售后服务单价将会下降;长期来看,经销商行业的整合可能会加剧,经销商对整车企业的议价能力将提升。对于零部件行业而言,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的价格将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我国实施多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存在缺陷,是造成车企滥用定价权的制度温床,该办法第25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间接强化了厂家在销售、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地位。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已出台新政策,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即同一家4S店可以同时销售不同品牌汽车。这被视为相关办法放开信号。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和行业变化趋势,组织汽车行业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更有效地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反垄断,打破价格控制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整顿市场秩序。汽车行业现存的限制竞争行为、汽车业涉嫌纵向垄断,不是降价能够解决的。造成垄断的是封闭的零配件认证及供应体系,如果不能打破整车厂在其中的支配地位,即使目前价格下探,也只是车企的权宜之计。风头过后,等待消费者的,或许是一轮价格的“报复性反弹”也未可知。

资深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表示,汽车行业垄断不单是生产厂商对于车价的掌控,也包括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体系的制定。解决汽车行业的垄断问题,要从经销体系入手,让经销商成为市场独立经营的主体,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逐渐打破由厂商掌控价格的局面。

(财经网综合自新华社、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凤凰网、第一财经日报整理,作者:刘玥)

…………………………………………………………………

广东创业

广东创业全国青年都在看!

团广东省委发起,广东青年创业就业联合会出品!

征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cz/11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