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行业出不了首富

作者:秦章勇

历来富豪榜首,汽车业都不是主角。无论是比尔盖茨、巴菲特,还是马云、马化腾、许家印,这些耳熟能详的富豪,无一例外,都不是靠汽车发家。如今汽车“新四化”浪潮袭来(新四化:即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新兴车企开始走进资本市场,汽车产业有了诞生首富的契机。但持续的烧钱、亏损以及惨淡的销量却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入局者难以突围,后来者又难以为继,汽车业究竟孕育着多大的财富?汽车业是“制造业之王”,它曾让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底特律达到了空前繁荣,美国也成为“车轮上的国家”。半个世纪后,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即便在年遭遇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也达到了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9.26%。就是这个让美国经济腾飞,为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立下汗马功劳的产业,为什么没有诞生出世界级首富呢?行业迟暮,股权松散细数历届首富,可以发现他们有几项共同的特点,首先就是拥有一家市场份额足够大的上市公司,并且有着不小的股权占比,当然公司的市值也要大。要同时达到这些条件,往往需要天时来搭配,但如今的传统汽车业已经没有了诞生首富的土壤。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格局,早已不再野蛮生长。和其他行业相比,汽车业既没有房地产行业四两拨千斤的高杠杆效应,也没有互联网公司的高估值。来源:Pexels汽车行业也曾诞生煊赫一时的富豪。年,亨利·福特将T型车推向市场,借着“流水线作业”的高效率生产模式,福特T型车成本更低,售价也更低,占领了大众市场。据统计,T型车一共销量达到万辆,这也让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赚得盆满钵满。年,亨利·福特因病去世时,他已经成为坐拥数十亿美元财产的富豪,仅次于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但同时,福特汽车已经被通用和克莱斯勒抢去了风头,汽车业也迎来了红海竞争。超越福特的通用汽车甚至统治了汽车行业近半个多世纪,当时美国市场每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来自通用汽车。时至今日,美系、日系、德系、法系以及中国品牌逐渐形成了全维度竞争格局。竞争者越多,意味着分摊的蛋糕也就越小,车企汽车厂商也很难再通过大规模的市场效益攫取巨额利润。如今的汽车企业,已经不能像微软、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寡头互联网企业拥有垄断优势。而且,和微软、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等这些蓬勃发展的IT产业寡头相比,走过百年历程的汽车产业已经出现了疲态。伴随新一轮经济周期,传统汽车制造业逐渐成为夕阳产业,无论是估值水平还是增值空间,远不及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目前汽车企业中市值最高的是丰田汽车,为.39亿美元。但是阿里巴巴的市值差不多是丰田汽车的3倍,微软更是丰田汽车的近6倍之多。两代掌舵人丰田章一郞和丰田章男加在一起,也只拥有该集团旗下丰田汽车不到1%的股份。其中,丰田章男持有股,仅占股份的0.1%。作为对比,根据最新信息显示,马云持股阿里巴巴6.4%;马化腾持股腾讯8.61%;许家印更是恒大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7.41%。来源:Pexels根据现金、不动产、股权等计算身价的方式,如今的汽车业很难将财富聚拢到一个人的身上。此外,不少跨国车企都有财团和政府背景。通用汽车在年,由于债务累卵,加之人力成本过高,不得不通过破产保护的方式保命,这也导致了美联邦政府成为其最大股东。而大众汽车的单个股东最多持股5%,但所在地下萨克森州的州政府持股20%,拥有一票否决权。按照中国的标准,大众汽车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国企,从中诞生出顶级富豪,也就无从说起了。襁褓中的新能源新宠传统车企日渐式微的同时,电气化趋势成为重振产业格局的希望。汽车行业诞生首富的重任,也理所应当地降在新兴电动车企的肩上。不过重投入、高门槛是汽车业的主要标签。汽车作为仅次于房产的大宗低频消费品,有数万个零部件,还要经受住各种严酷环境和路况的考验,拥有可靠性的同时又要控制成本实现批量化生产,这就意味着车企要具备超高的管理水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传统车企的水平。年,一群来自硅谷的年轻人打算用IT的理念造车,向底特律传统巨头发起挑战。他们为了纪念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还特意把公司的定名为特斯拉。虽然前期遭遇种种质疑和挑战,但电气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变革浪潮,特斯拉也成为这场电动化革命的领袖。来源:特斯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gy/6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