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国内汽车发展史,就知道民营企业造车有

北京根治皮肤病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8022/

1、计划经济时代

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一汽、二汽制造厂,造车应该是积累的有深厚的技术。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里,普通民众不被允许造车,也不许普通民众拥有汽车。所以红旗在生产25年的时间里,一共生产了台。长春一汽制造厂成立之初,没有自己的技术积累,主要是仿造为主,适当改造。从过来买来克莱斯勒的车型,拆解后生产红旗。所以最初的时候,生产的汽车都是带有各种故障的,那个时代的司机,车辆如果出故障坏在路上,简单的故障都可以自己修理,一方面没有什么经销商,另外一方面经常出故障,久了自己也会看一些了。

在80年代,路上跑的还是主要以卡车为主,轿车很好。那个年代,我们可以把火箭送上天,却没法造出一台好车。主要还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普通民众没法拥有汽车,没有市场就没有利润,也没有技术创新。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得到改变。

2、合资时代

乘东风,展红旗,汽车工业在缓慢的发展中迎来改革开放,开始进入合资时代。

最先和我们达成合资造车的,是德国大众。在跟德国大众合作之前,派出的代表团从美国通用开始,跑遍了所有的汽车巨头,没有一家肯合作。大部分都认为中国没有汽车市场,暂时还用不上汽车;或者认为国内的工业基础太差,没办法生产汽车。那一年,德国大众在汽车行业里面还属于第二梯队,并不是头部企业。但德国工业有雄厚的基础,年轻的工程师众志成城,他们想要一个跳板,以此来登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在和我们成立合资之前,已经在和亚洲的某个国家谈判,接到我国的邀请后,果断放弃原来的计划,开始和我国全力谈判。

谈判的过程坎坷,最终以双方50:50的股份成立合资公司-上海大众诞生。成立之初,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差,零部件本土化生产质量差,无法满足德国的高标准要求,生产的首款车型桑塔纳每天只有2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导致事情传到中央,最后领导拍板:上海大众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的高标准,国产化的前提是%合格。

上海大众生产桑塔纳十年后,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高标准带来工业基础的提升,上游卡产业快速发展。整个行业水平显著提升。按照高标准生产出的桑塔纳完全不愁卖,数十年的畅销。定价8万的桑塔纳,后来涨价到18万都完全不愁卖,热销35年,累计销量超过万辆,德国大众完美的收益国内汽车市场的第一波红利,跻身世界汽车一流位置。

3、民营企业入场造车

合资造车时代,世界上的汽车企业开始进入国内。当时由于门槛高,所以能进来造车的,几乎都不愁卖,赚得盆满钵满。这个时候的汽车行业还在实行目录管理,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要求进入汽车行业除了要得到中央批准外,还规定最低的投资门槛是15亿。年,国家经贸委出台了《汽车战略发展规划》,更是直接明确。发展轿车以三大国有企业为主,坚决不批新的项目。(三大国有指的是上汽、一汽和东风汽车)

当时汽车生产施行资质管理,没资质就没法造车。吉利最初是生产空调的,想造汽车但是没资质,只能找当时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合作。当时注册的汽车厂家有家,80%的企业年产量不足1万台,但是手握资质,就有钱赚。李书福没有办法,只能对着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梦,请给我失败的机会”。

通过合作的方式,吉利拿到生产汽车的资质。开始生产销售的车型主要是全球鹰、英伦汽车等。真正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一是赶上了后的第二波红利时代,;二是举集团之力以18亿美金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轿车,使吉利的造车技术及品牌影响力迈上全新的台阶。

自此吉利汽车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连续五年跻身《财富》强企业,年全年营收超过亿,净利润亿,净利润率3.97%,这个净利润率比最赚钱的上汽低0.02%。超过一汽、广汽、东风汽车等。民营企业造车确实不易,发展得好更不容易。

总结

民营企业造车,没有合资时代的红利、也没有资金、技术、政策的优势,完全是凭借拼搏精神从一流车企手中分一杯羹。致敬。

(本文由前卫汽车官首发,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xw/12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