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10大精准预测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作者:水木然

来源:水木然学社

年彻底到了,中国正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但是很多人茫然四顾,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走了,那是因为他们在拿着旧地图寻找明天的太阳。

中国的商业正步入万象更新的阶段,有大破才有大立,建设与破坏必定同在。

那么,年的机会在哪里?我归纳了中国未来的10大红利,此文不长,但非常有价值,你可以读得慢一点,戒骄戒躁。

伟大的公司都诞生于经济危机

首先,翻开历史,可以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很多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经济危机时期。

比如:宝洁和通用电气诞生于年经济大恐慌时期。

通用汽车诞生于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IBM诞生于年的一战前夕。

联邦快递诞生于年的石油危机时期。

还有很多企业都善于在逆势中布局:

年墨西哥遇经济危机,当时几乎所有企业都在缩减在墨西哥的投资,但是可口可乐却趁机加大在墨西哥的投资力度,结果赢得前所有为的业绩增长;

年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都在亚洲缩减开支,但是三星却趁机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结果一举成为龙头老大;

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很多大公司都十分艰难,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销量全部大幅下滑;还有不少巨头破产,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这家成立了多年的华尔街金融大鳄轰然倒塌。

但与此同时,法国的欧莱雅公司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日本资生堂公司也逆势飘红;“优衣库”也是这一年爆发,并催生出了新晋日本首富——柳井正。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也遭受了波及,肯德基却看好中国市场,趁机加大在华投资,结果巩固了自己快餐老大的地位。

这说明危险和机会永远都是并存的,每一次动荡都会有人倒下,也一定会有人站起来,这是历史的铁律。

未来商业出路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记住一句话:“答案”永远都比“问题”高一个维度。

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将自己的立场升高一个维度,才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比“产品”高一个维度的是“品牌”,比“品牌”高一个维度的是“文化”,比“文化”高一个维度的是“文明”。

什么是“文明”呢?就是站在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看到各种现象,“文明”就是这个世界最高维度的东西了。

因此,做“产品”要有“品牌”思维,做“品牌”要有“文化”思维,做“文化”要有“文明”思维。

我们经常提到一个传奇的词“降维打击”,什么叫降维打击?就是将自己升一个维度再去跟对手抗衡,那是战无不胜的。

其实“人”也好,“产品”也好,“IP”也好,都是文化的产物。我们现在要做社群,要做品牌,要打造IP,这些东西背后是文化。未来如果不做文化,没有文化,基本上就是无路可走。

为什么现在全球的大牌(奢侈品)大多发源于欧洲呢?因为这些大牌起源的时候(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当时资本主义刚刚统领全球,欧洲是全球文化的引领者,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强势文化造就了强势的品牌,引领了全球。

商业的“暴利时代”虽然过去了,但是“厚利时代”到来了,这个厚利的载体就是品牌,就是文化,乃至于文明。

然而“文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非要把这个概念具象化,“文明”就是价值观,世间万物一定会朝着价值最优的序列去排列组合,谁能代表最高阶的文明,谁就能汇聚天下的消费者。

现在做品牌的逻辑跟之前不一样了,之前做品牌只需要你足够高大上,足够优雅/时尚就可以了;如今做品牌还需要你有鲜明的价值观,比如旗帜鲜明的设计理念,比如对于公共事件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公共话题所持有的观点,对于热点问题所抱有的态度等等,未来的品牌必须有自己的“三观”。(这一点我们会在下面再详细讨论)

商品的最好出路是“IP”化

做产品的朋友要注意了,无论你是做什么产品的,产品有多好,接下来都会遇到一个核心问题。你们都会被一种人剥削,就是那些掌握大量用户(粉丝/会员)的人,比如网红/主播/大V等等。

究其本质,商业的权力发生了转移,从“生产方”转移到“消费方”。之前是谁有“产品”谁是老大,现在是谁有“用户”是谁是老大,谁才能掌握商业主动权。这个社会早就不缺物质产品了,产能过剩都提了很多年了,社会上的好东西太多了,卖不出去烂在家里的也有很多。

因此,未来只有一个出路,就是做自己的影响力,打造自己的IP,因为未来人是跟着人走,而不是跟着产品走,商业的重心已经由“产品”转移到了“人”,未来谁能聚人,谁才能掌握商业主动权。

未来没有IP的产品一定没有前途。做网红,搞直播,确实是做IP的出路,但是不能为了直播而直播,直播只是你传递价值是工具和手段。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输出问题,再先进的工具都没有用。

假使你能像谐星一样,恶心自己娱乐别人,那也是一种娱乐价值,让别人放松/大笑,关键问题你有这个能力吗?如果没有,你直播给大家带来的究竟是什么价值?没人愿意在那里一直看你尬聊。

互联网上那么多各种搞怪,哗众取宠的人太多,但最终能真正能打造成影响力(IP)的却寥寥无几,大部分即便靠运气获得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xw/6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