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汽车技术相差20年日本车企也拆自主车

每当谈起中国车和日本车,许多人总会不自觉地思考:我们的汽车技术和日本的汽车技术,中间的差距还有多少年?这一届的网友中,有狂妄自大的,说国产车已经和日系车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了日系车;当然也有妄自菲薄的,说中日汽车技术至少相差二、三十年以上。出现这样的分歧,说明国产车还是有进步的,但要回答和日系车相比差距多少年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没关系,今天我们实事求是,客观地聊聊国产车与日系车之间的差距。起步的艰难与进步的快慢我们总说国产车落后于日德系车,是因为中国汽车工业起步太晚。我们首先来看看日本主要车企成立的时间:·马自达:年成立·丰田:年成立;·日产:年成立;·本田:年成立。此外,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同样成立得比较早,为后来的三菱汽车、斯巴鲁汽车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日系车都处在一个探索和进步的阶段,而90年代就到了大家所说的日系车巅峰,各种自吸机器、跑车开始“封神”。没有日本的汽车工业背景,相信《头文字D》这样脍炙人口的动漫也不会出现。但我们也要知道,日系车的起步同样“不怎么光彩”,就拿如今全球数一数二的丰田来说,它起步时靠的也是模仿。诞生之初,克莱斯勒、沃尔沃都曾是丰田的模仿对象,例如丰田A1和克莱斯勒airflow就有着很高的相似度,美系车算得上是丰田的老师。丰田A1(上)和克莱斯勒airflow(下)但值得肯定的是,丰田并没有陷入模仿的泥潭,它很快便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经济、耐用也逐渐成为它的鲜明特征,到年,COROLLA(花冠)累计产量已达万辆。到现在,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车系之一。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半个世纪时间里,国内汽车领域发生了什么。·年,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载货汽车开下一汽总装线,代号为CA10。·年4月,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名为“东风”。·年,第一辆红旗牌CA72高级轿车试制成功。到了六七十年代,各大汽车厂如北汽、二汽、川汽等纷纷成立。但国内家用轿车的真正兴起,似乎还得感谢80、90年代的上海大众桑塔纳。其实在-年这段时间里,“旧中国”就曾有过三次建汽车厂的尝试,其中有一次还是与奔驰进行技术合作,但都因为战争原因不了了之。因此,从起步时间来看,中国汽车的诞生确实比日本晚了20年左右,并且由于国情原因,中国汽车工业进步比较缓慢,期间掌握的先进技术也不多。“三大件”的差距国产车和日系车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上。前文说到,日系车在90年代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丰田4AGE、本田F20C等引擎已经被誉为“神机”。但国产车这边,直到21世纪初,还有自主品牌沉迷于三菱的4G系列发动机不能自拔。至于变速箱方面,日系品牌中要么有自己的技术,如本田,要么就是有固定的、牛X的供应商,例如丰田爱信和日产捷特科。反观国内,因为博格华纳与中发联组建子公司,同时也是为了避开专利问题和降低研发难度,长城、吉利、奇瑞等多家自主车企投入到了双离合变速箱的怀抱。但在底盘技术和调校方面,国产车还算是比较有优势的,毕竟很多自主车企吸收了外来技术、累积了经验,部分国产车的底盘舒适性和高级感,比合资车要好。单从发动机层面来说,国产车仍和日系车存在差距,至少目前日系发动机在可靠性、热效率等方面占据着优势,“两田一产”都曾入围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这点目前自主品牌还不能做到。但这也只是当下的情况,近五年中国汽车进步迅猛,五年后、十年后又会是什么样子,依旧难说。高端领域的差距另外一个能体现中日汽车差距的地方,便是高端车型。如果一个品牌造出的高端车型能够被消费者认可,那就说明它是成功的。日系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都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是享誉全球。回看国内,除了比较特殊的红旗之外,其它品牌都还在尝试着突破价格瓶颈,如果真有一天中国的高端车型也畅销海外了,那才是真的振奋人心。所以,中日汽车在高端领域的差距,是不得不承认的。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车?最后,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日本车企是如何看待中国车的,总结下来就是“很感兴趣、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cx/7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