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汽车圈十宗最谁来拯救车市萧条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511/4621582.html

年,是汽车圈撕裂的一年。国内车市遇28年来最冷寒冬,车企谈关税、销量色变,经销商望库存兴叹;年,也是转变的一年。华晨宝马成为打破合资股比的开拓者;蔚来在质疑声中赴美上市,其他新势力也陆续交付。

在全球范围内,福特通用大规模裁员减产,FCA改组求变……车市寒潮与车企变革成为年的主旋律,在新年奏响新篇章之时,编辑在此总结了年汽车圈的“十宗最”,一起回顾过去一年中的喜与悲。

经销商最想哭——这次是真的跌了

随着数月的整体销量又双叒叕下跌,28年来持续高涨的中国车市在年突然跌落拐点。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万辆和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1.7%,轿车、MPV同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就连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SUV也变得疲软。

这预示着市场即将进入需求调整的理性期。从细分领域来看,只有新能源车、豪华车品牌能熬过这个寒冬。

在新能源车领域,受城市限行限牌、补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前11个月产销分别完成.35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狂飙63.63%和68%。在进口整车以及零部件关税变化、消费升级的助攻下,年1-10月,豪华车品牌累计销量同比上涨10.3%。两者虽实现细分市场的大幅增长,但占整体比例太小,无法挽回大盘下行趋势。

销量整体下跌苦的不只是车企,经销商当然也会中枪。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表示,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75.1%,同比上升8.2%,库存水平达到历史高点,年底冲KPI也就难上加难了。

要说明车市下行的原因,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全解释清楚,首先在宏观经济放缓、楼市挤占资金、P2P危机下,三四五线城市消费力下降;而大城市第一台车的刚需已过,消费者增购、换购更加理性,再加上城市限行政策压制消费,导致整体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专家们都表示车市低迷预计还将持续2-3年,低增长将成为未来几年的新常态。虽然已经告别野蛮生长阶段,但中国市场依然为全球汽车市场最繁茂的“摇钱树”,年已达到万辆的产销规模。

另一方面,车企营业务收入增长高于产销量增速,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销量占总量近90%,车市两局分化将持续深化,年经营不佳的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编辑点评:在政策驱动下,市场必将持续向新能源方向发展。对于车企而言,应对市场低迷的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研发成本确保电动化技术发展,以免错过市场转型的机会,可想而知资源应用需慎之又慎。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低姿态迎接挑战才是渡过难关的正确方式。只要熬过车市寒冬,离春天也就不远了。

最严排放标准——各地陆续颁布国六进度表

史上最严苛的排放标准“国六”即将杀到!早在年12月23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就发布了国标GB.6-《轻型汽车污染物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简称“国六排放标准”,作为国五排放标准的升级版,它对车辆的尾气排放污染物要求更加严苛。

“国六”与“国五”的差异

差异点

具体项

1.测试循环不同

从“国五”的NEDC循环变为WLTC循环,对车辆要求更高

2.测试程序要求不同

车辆质量会影响排放表现和油耗,在新标准中将增加车辆质量、要求轮胎规格与量产车一致等措施,避免试验成绩良好但实际使用情况糟糕的情况

3.排放限值要求更严格

整体污染物排放限值比起“国五”要加严40~50%左右

4.增加实际道路行驶排放检测

除了在实验室达标外,在实际道路(包含市区、郊区、高速路况)中也需要达标,避免类似大众排放门事件的发生

5.蒸发排放控制要求更严格

“国五”阶段采用欧洲标准,但欧洲平均气温更低,而且柴油车更多(柴油较不容易蒸发),整体蒸发量较低,但这并不适合国内情况(高温容易蒸发,汽油容易蒸发),所以“国六”对蒸发有更严格的要求

6.增加排放质保期要求

要求在3年或6万公里内,如果车辆的排放相关出现故障和损坏,导致排放超标,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相应的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所有费用,切实保障了车主的权益

7.提高低温试验要求

相比国五的CO和HC限值加严1/3,同时还增加了对NOx的控制要求,能够有效控制冬天车辆冷启动时的排放

8.引入美国车载诊断系统(OBD)

全面提升了对车辆排放状态的实时监控能力,能够及时发现车辆排放故障,保证车辆得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

为了给车企提供动力系统变更升级和生产调整的缓冲期,国家设置了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国六a将会在年7月1日实施,国六b将会在年7月1日实施。而在年,各大城市都纷纷将推出了地方层面的时间进度表,都比国家政策有所提前。

部分城市提前实施“国六”时间一览

省份或者城市

时间

标准

海南省

年7月

国六

广东省(不含广州深圳)

年7月1日

国六

深圳

年7月1日

国六

广州

年3月1日

国六

北京

国六b(a阶段未知)

天津

年1月1日

国六

河北

年1月1日

国六

河南

年1月1日

国六

杭州

年7月1日

国六

山东

年7月1日

国六(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等7座城市提前至年1月1日实施)

事实上,市面上多数发动机硬件上都可以满足国六标准,部分车企会选择改进尾气处理来满足国六标准,常规套路就是加强颗粒捡拾、改进燃料喷射方式、改进ECU电控单元等等,不少豪华品牌则选择抛弃高功率发动机,比如即将上市的新款奔驰E级和奥迪全新A6L就取消了V6发动机。

目前,合资品牌国六车型覆盖率已达60%-70%,自主品牌则更低,而国五车型又存在保值率低、迁入迁出受限等弊端。因此,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令潜在消费者产生了持币观望的心理,在短期内对新车市场销量带来不利影响。对车企而言,政策正倒逼车企加紧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编辑点评:国六排放标准的出台改变了无数人的购车计划,也打乱了车企和经销商的阵脚,能怎么办?我们只能响应不断升级的政策,毕竟更环保的技术已经成为新环境下的“宠儿”,毕竟我们还要为咱们的子孙后代留一片白云蓝天。

最高级别的“互撕”——中美 开火

论年最持久的互怼大戏,中美 必定荣登榜首,自3月开战以来不断有新剧情上演,最终中方对原产自美国的汽车关税定格在40%。突如其来的高昂关税虐遍了全球一大半车企,靠纯进口引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林肯销量暴跌,产自美国的奔驰、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等车企不得不以涨价的方式降低损失。

以反应最激烈的特斯拉为例,ModelS与ModelX受加征关税至40%的影响,在中国售价涨幅高达13.-25.万元,因此特斯拉年在华已经凉了半截,第三季度同比下滑37%,10月只有辆的销量,同比大跌70%。眼看准备失去中国市场这块最大的蛋糕,特斯拉在7月火速敲定国产事宜,而林肯、宝马也将部分车型导入国产,奔驰、沃尔沃、本田也考虑将位于美国的产能撤离。

?

工人汽车制造商怨声载道

无数的工人因为产能转移面临下岗。在关税上涨带来的销量下降以及成本增加的情况下,FCA年利润或将减少7.43亿欧元,福特或将减少10亿美元的利润收入。

目前,中美双方已经达成暂停征收新关税的协议,并进入为期90天的休战商讨期(年12月1日宣布),但根据美国当局一贯的执政作风,是否继续征收汽车关税还不能罔下定论。

编辑点评:虽然,美国在全球多个地区打响的 最终结果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已对全球经济增加了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对正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来说,打击不言而喻。汽车向来都是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但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崛起,竞争力与日剧增,因此 最多只能算是中国汽车行业前进的阻路石,虽然发展进度会放缓,但并不会改革方向。

最多杠精围观——宝马将75%控股华晨宝马

年6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版)》发布,表明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将在年取消,而在随后的7月中德政府磋商中,宝马和华晨签署关于持续投资、进一步增长计划以及新能源车研发、生产策略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年10月11日,在华晨宝马15周年庆典暨铁西新厂开工仪式上,华晨宣布拟在年前将以亿元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汽车25%的权益,并且将合资企业合同期限延长至年。作为外资方的宝马将以75%股比实现控股,打破了24年以来中国合资车企50:50股比限制的第一炮。

消息一出瞬间引发诸多网友围观,表面看华晨丧失主权似乎给自主品牌打了一记耳光。年,华晨从华晨宝马中获利52.38亿元,自身仅盈利万元,净亏损额度则高达8.62亿元。如此来看,华晨“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未如愿,主张低价策略与整合技术的理念让中华、金杯、华颂自主车型逐一陨落,自主品牌光景不再,更多的是靠合资项目盘活。

但股比限制放宽也意味着双方将朝着持续增长的步伐前进,宝马已经承诺将引入宝马X5、iX3等车型国产,同时在技术、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等全面加码中国市场。

在华晨宝马宣布将调整股权比例后,长安福特、北京奔驰等合资车企都被传出股比调整的传闻,不过目前各方均以否认,表示非常满意目前的合作关系。

编辑点评:50:50股比的天枰被打破平衡后,主导权重心自然会倾向于更大贡献的宝马一方,吃瓜群众不禁心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这也是正常的反应。股比限制开放后,外资方实现控股的案例还会陆续有来,那些躺着赚钱的自主品牌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最变幻莫测——自主品牌三强生变吉利要上天了

汽车行业洗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就连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自主品牌三强都未躲得过这场浩劫。在年,依靠着“轿车+SUV”两条腿全力奔跑的吉利成为自主品牌的一哥,虽然12月的销量成绩暂未公布,但是从11月的成绩来看,以吉利、长城、长安构成的三强阵容力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年11月份,吉利共销售新车14.16万辆,前11月累计销量达.75万辆;11月份,长城汽车销量达13.24万辆,前11月累计销量达91.92万辆;长安系累计前11个月销量达到万辆左右。如无意外,吉利已经成为年内自主品牌的霸主,长安、长城位居其后。

而翻开前年的历史可见,长安年度总销量为.2万辆;吉利年总销量为.7万辆;年长城年度总销量为.4万辆。到了年,一切就如风水轮流转,吉利、长安、长城三者的距离进一步拉动。

吉利在年内的业绩可谓气势如虹,先是年初购买戴姆勒集团9.69%股份,成为后者最大的单一股东,令吉利帝国如虎添翼。年底,双方牵手成立高端移动出行公司,在未来还将迎来更大的动作。

在近年来,吉利先后推出博越、博瑞等代表自主品牌高质量水准的拳头产品,在年还推出缤越、缤瑞等全新车型,而首款MPV车型嘉际也将在近期登陆国内市场,日臻完善的产品线将再度为吉利带来新的爆发点。

在李书福的眼里,未来全球范围内只有2-3家的传统车企能存活下来。为此,李书福通过海外收购、兼并构筑自己的汽车王国,不断与国际接轨,大有可能成为自主品牌走出国门的第一车企,至于能否在更远未来成为李书福口中的传统车企幸存者?这需要吉利在疯狂买买买后,将国外品牌的技术与经验消化,转变为属于自己的价值与竞争力,同时也要将各大品牌实现全面开花。

曾经的自主品牌一哥长安汽车遇到的销量瓶颈很大程度与转型战略有关,在年、年推出“香格里拉”新能源战略和“北斗天枢”智能网联战略,未来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elaisilea.com/ksgy/8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